首页 理论教育 国派:文博体制派与文博学院派的融合

国派:文博体制派与文博学院派的融合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博体制派,总称为国派。目前在博物馆及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历史考古派专家学者,由于体制的关系,也有其局限性。实际上,文博学院派是历史考古派演变出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所以,称文博学院派为文博理论派更为合适。这对文博学院派来讲,无疑是很好的尝试和良好开端。

国派:文博体制派与文博学院派的融合

文博体制派,总称为国派。主要为国家培养起来的专职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博物馆文物研究与征集展示、各大院校教学与研究、文物现代科技研究与测定和文博单位管理工作等人员组成。大体分为:历史考古派、古籍文献派、文博学院派、科学测定派、退休余热派。

1.历史考古派(简称博物馆派):在古陶瓷界以陈万里、冯先铭等老一辈为代表的历史考古派是创建中国文博界的国家博物界的早期主流力量,以考古发掘和田野考察为基点,以历史考证为研究思维,为当代博物馆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冯先铭先生与耿宝昌先生同为中国水下考古发起人,为我国海洋水下考古奠定了基础。也对丝绸之路做了详尽的考察。目前在博物馆及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历史考古派专家学者,由于体制的关系,也有其局限性。对古陶瓷窑址缺乏系统考察和对比研究,对民间市场出现的文物和城市建设中出土的文物及标本缺乏积极研究。再加上对高仿文物缺乏深入了解和对比研究,对大多民间的务实收藏持怀疑态度。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历史考古派专家对民间文物鉴定频频做出错误判断,也闹出不少笑话。近20年来,大规模的建设,民间出土许多文物精品,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不敢轻易征集,民间优秀人才由于体制问题又不能兼容,最终导致国家许多很珍贵的文物不能得到很妥善的保护。这不得不说是当前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些文物退休专家对民间一些收藏群体的错误鉴定和收藏引导,导致民间收藏赝品的国宝帮在社会上后患无穷,扰乱了正常的收藏秩序,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历史考古派具有很大的危害,应该引起这一派特别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图(4)民国琉璃厂古玩字画摊

2.古籍文献派(简称文献派):严格来讲,应属于历史考古派的一个分支。历史考古派以出土、传世古器物实物为研究终点,古籍文献派以古籍文献记载为研究基点。然而,随着新世纪前后大量历史上没有记载过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的考古发掘和发现,古籍文献派的研究日益式微,已成为非主流考古研究流派。通常情况下,历史考古派在编写考古论文时,如有古籍记载就作为旁证来加以引用,没有古籍文献记载可以引证的,就放弃古籍文献派的研究方法。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量推进,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民间收藏市场出现大量未曾记载的文物标本,文献资料所反映的多以宫廷器物为主,民间收藏的文物即便有铭文,由于鉴别能力所限而不能直接采用。很多情况下,他们对文献资料中没有记载和涉及的文物持怀疑态度,甚至是人为地否定。所以,古籍文献派影响力日渐减弱。加上古籍文献派不能主动到民间搜集文献资料和有效进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致使这一群体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3.文博学院派(简称学院派):文博学院派是指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专院校开设的以历史考古文博专业学者教授组成的群体。实际上,文博学院派是历史考古派演变出来的一支新生力量。他们有着充足的国际学术交流空间,对国外考古发掘和文物学术研究动态有着较早的了解和掌握。文博学院因教学需要,也经常配合考古单位去田野考古现场进行实习和锻炼。但文博学院派仍注重文博考古的理论教学,缺乏器物本身的实质性研究和上手研究,缺乏在古玩市场、古玩地摊上的文物真赝考古实践的“眼力”训练,往往太注重理论和考古证据,而忽略文物工艺本质特征的研究,导致文物实战鉴别经验有局限性。所以,称文博学院派为文博理论派更为合适。就学院派古陶瓷研究而言,景德镇陶瓷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针对教学中这一弊端,各自利用景德镇千年瓷都的独特资源和南京出土标本众多的地利优势,加强对市场实践经验的锻炼。有些学者、教授和一些学生都具备理论和实战的经验。这对文博学院派来讲,无疑是很好的尝试和良好开端。普遍来讲,文博学院派在中国当代收藏拍卖界只是处于不高不低的尴尬状态,实战鉴别经验的欠缺,且又被传统古玩圈所轻视。但传统收藏文化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及收藏人才的培育、收藏文化的深入、收藏境界的提高,仍需要靠一批文博学院派学者支撑。如果中国文博界混乱无序的状况和理论实践很好地结合而有所改观,学院派今后将担负重要责任。(www.xing528.com)

图(5)民国早期上海瓷器批发店面

4.科学测定派(简称科学派):过去一直把科学测定当作科学鉴定派。其实,科学测定和科学鉴定并不能等同。用高科技“碳14”、 “热释光”、 “光波老化测定”、 “显微物理老化痕迹”、 “元素定量分析”等方法,只能说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物艺术品进行测试,而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科学鉴定。科学鉴定体现的是文物艺术品本质特征,不但包括文物材料、物理、化学、元素、痕迹特征,也包括历史遗存器物的工艺特征、艺术特征和文化特征。文物首先是艺术品,它不是现代单纯的科技产品,科学测定的作用,仅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测定器物的物质成分和相对的物质遗存年代。但由于文物仿造的反科技特性,科学测定也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和操作科技设备人为因素以及标本参数的不全面,也就是不能保证所测定的文物是完全正确的,所以还谈不上科学鉴定。科学鉴定的前提是在所鉴器物的文化特征、工艺特征、艺术特征和老化特征符合历史遗存特征的情况下,最后进行上述科技测定,客观的进行最终综合印证,从而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这才是真正的科学鉴定。科学鉴定的本质是传统与科技为一体的鉴定,而不是像现在科学测定派(简称科学派)丢弃测定器物的文化特征、工艺特征、艺术特征和传统经验学,以测定的结果片面地做出结论。

在现在高科技高仿文物不断更新的今天,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很多高科技测定多数被“土专家”攻克。那么对古代文物遗存传统的实际经验的把握和对比显得更为重要。古代文物与现代产品的最大区别是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制造工艺技术的不同,这两者的区别是无法用科技测定出来的,只能是凭熟悉其文化背景和当时工艺艺术特征以及技术原始性痕迹中对比两者的细微差别。这就好比我们利用现代科学基因技术可以克隆一个古代名人,但你绝对无法克隆他的思想和灵性一样。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利用三维电脑技术和元素定量配料,准确地仿造一件古代文物艺术品,但它的古代艺术神韵、古代工艺缺陷、长久以来自然侵蚀留下的老化痕迹特征(宏观与微观),是难以达到的。所以,单纯地依靠科技测定手段是根本无法解决文物鉴定问题的。与传统实践鉴定相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科技测定会让文物鉴定越来越复杂和越来越混乱。

5.退休余热派(利用原来头衔资源对社会搞鉴定的退休人员,简称名头派):国家文物相关法规规定,体制内在职工作人员不准私人收藏,更不能对社会人员收藏的文物艺术品做鉴定。这种规定有好的一面,也有严重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杜绝文博体制内工作人员利用收藏鉴定的名义私藏国家文物,杜绝鉴定社会人员的文物艺术品并从中谋取私利,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腐败滋生;不好的一面是如果国家体制内文博鉴定领域的人员不亲自花钱收藏和接触大量社会真假文物艺术品,很难有切身之痛。民间一些收藏家和行家的眼力好,主要是一旦打眼后花费的是自己的血汗钱,不好就是不行,最重要的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激情。而这些体制内退休的所谓专家,虽理论研究方面很在行,但实际鉴定和实战经验欠缺很多,顶着许多原有名头频频出错难免让人质疑,一些人基本是为了捞钱,廉耻和学者素养早已经抛弃了。有些退休专家经常被媒体和网友曝光,但依然胡乱鉴定害人,确确实实已经成为脸皮很厚的老无赖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