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导罗兰·约菲:政治与历史的荧屏诠释者

英导罗兰·约菲:政治与历史的荧屏诠释者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导演罗兰·约菲通过戴维·普特内姆制片的两部故事片《战火屠城》和《战火浮生》取得了关键性的成功,并第一次扬名国际。在他早期的电视生涯中,约菲便因其作品中对劳动阶级的同情而闻名。在早期的强烈冲击过后,约菲一直在努力拍摄能够让他参与到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与早先的作品贴切的电影。

英导罗兰·约菲:政治与历史的荧屏诠释者

罗兰·约菲 ROLAND JOFFÉ

代表作

Vatel 2000

Goodbye Lover 1998

The Scarlet Letter 1995

City of Joy 1992

Fat Man and Little Boy 1989

The Mission 1986 ☆(www.xing528.com)

The Killing Fields 1984 ☆

“我尝试着机智地去定位我的观众,即使是路人也算……”

生平:1945年11月17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导演风格:英国导演,拍摄坚强有力的,不畏缩的历史剧,主题涉及政治、性别政治以及西方殖民。

英国导演罗兰·约菲通过戴维·普特内姆(David Puttnam)制片的两部故事片《战火屠城》(The Killing Fields,1984)和《战火浮生》(The Mission,1986)取得了关键性的成功,并第一次扬名国际。两部电影都探讨了殖民与后殖民时期西化对殖民地的影响,并为他之前的剧院作品和之后的电视作品中相似的政治内容增添了一种视觉光彩。两部电影都为约菲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战火屠城》的主角是由山姆·沃特斯顿(Sam Waterston)饰演的一名《纽约时报》记者,他在内战时期的柬埔寨获得了由奥斯卡奖获得者吴汉润(Haing S.Ngor)饰演的当地代表的帮助,影片揭露了内战挣扎中的一些悲剧与疯狂。在《战火浮生》中,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饰演了一个西班牙耶稣会会士,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则饰演了一名奴隶贩子,他们团结起来抵抗葡萄牙侵略者,在南美荒野维护着布道。

在他早期的电视生涯中,约菲便因其作品中对劳动阶级的同情而闻名。这些包括与马克思主义作家特雷弗·格里菲思(Trevor Griffiths)和吉姆·艾伦(Jim Allen)的合作,以及有争议的纪实剧《罗马大厅爆炸案》(The Legion Hall Bombing,1978),影片基于对可疑的爱尔兰共和军爆炸案的审讯拍摄。在早期的强烈冲击过后,约菲一直在努力拍摄能够让他参与到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与早先的作品贴切的电影。知名度高的,有大明星出演的作品如保罗·纽曼(Paul Newman)主演的《肥佬大作战》(Fat Man and Little Boy,1989)、帕特里克·斯韦兹(Patrick Swayze)主演的《欢乐城》(City of Joy,1992)和黛米·摩尔(Demi Moore)主演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995),被证明是一系列漫不经心的作品,而小规模的电影,如《再见爱人》(Goodbye Lover,1998),则很难找到一个欣赏得来的观众。AW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