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剧:个性化教学的历史应用

历史剧:个性化教学的历史应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真的、假的、正史、野史,虚虚实实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学校中历史课上这样的情景:情景一: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秦王扫六合”这段历史,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里的“秦王”是指历史上哪位帝王?在韦家他是第一个当上皇帝的,所以要称始皇,他又不敢说自己不姓秦,否则别说当不上皇帝,只怕连性命也保不住。忽有学生乙听到这段历史时猛然将手举起。

历史剧:个性化教学的历史应用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光电媒体的进步,经济意识的提高,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处身于一个被各类文艺媒体包围的社会氛围中。你看,各种题材的电视电影铺天盖地而来,甚至向来被认为不可更改的历史也以不同形式的文艺剧种不断上演。于是,真的、假的、正史、野史,虚虚实实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学校中历史课上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秦王扫六合”这段历史,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里的“秦王”是指历史上哪位帝王?

学生:知道,秦始皇

老师(赞许):非常正确!那么有谁了解他为什么自称秦始皇吗?

学生甲(高高举手):这很简单。因为他是私生子,他亲生父亲姓韦,不是秦王。在韦家他是第一个当上皇帝的,所以要称始皇,他又不敢说自己不姓秦,否则别说当不上皇帝,只怕连性命也保不住。因此他只好称秦始皇了!

学生甲论述完毕,得意地坐下。老师愕然!

情景二:

清朝前期,为保卫边疆,曾有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取胜后签得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忽有学生乙听到这段历史时猛然将手举起。老师询问地请他说出疑问。该声疑惑地说:“这打沙俄本来是韦小宝领的兵,签约也是韦小宝,怎么都成了康熙功劳了呢?

老师无语。

情景三:

历史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列举中国历史上的名臣。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有的说岳飞,有的说文天祥,有的说戚继光……老师很高兴地点着头,忽然有一学生大声喊道:你们都忘了一个最著名的!老师鼓励地对他说:那你来告诉大家吧!这位同学很响亮地回答:和坤!刘罗锅刘墉和铁齿铜牙的纪晓岚都斗不过他!

全场寂然。

……

面对这样经常会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我在苦笑之余忽然突发奇想,我何不利用他们对电视剧的热衷来学习历史呢?经过仔细斟酌,我决定试行。

首先,将学生按不同程度分成小组:优秀,中等,较差。(www.xing528.com)

其次,分派任务:(在同学们都搜集资料和自学教材的基础上)

1、编导组:优秀学生的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剧本、台词,定角色,做好排练小小历史剧的准备工作。

2、表演组:中等学生的小组在仔细体会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优秀生小组所编剧本进行排练和表演。

3、评论组:较差学生的小组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自学过程中得到的历史知识,仔细给表演的小历史剧挑错误,并且用所学知识给予解说。

第三,竞赛。

单元内容为一个阶段,将各组同学准备好的历史小短剧进行竞赛,以符合历史事实,充分体现历史再现,人物语言行为符合人物身份等为标准进行评分。

刚开始,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也不知道是否对教学有利。没想到在第一个班级提出我的设想时,同学们竟然反应非常热烈,而且迅速就着手开始分组进行。

编导组:有的到图书室寻找;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走访报社和电视台,请教编导知识和技术。

表演组:积极准备道具,简单的体现时代特征的服装,并且多次观看一些古装历史剧,学习表演技巧。

评论组:这些平时提不起精神的学生竟然也仔细学习教材,认真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的同学还针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表现准备了很多尖锐的问题,比如:文成公主入吐蕃是有怎样复杂的心情?隋炀帝游江都对人民的影响应该怎样在表演时体现等等。

三天后,在这个班里首先进行了竞赛,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表演的文成公主入吐蕃、玄奘西游、隋炀帝游江都、鉴真东渡一系列的小历史剧竟然都很出色!而那些平时上课老提不起精神的一些较差的学生也热烈地进行评价,竟也说得头头是道!当然,孩子们的知识含量毕竟有限,而且受年龄限制对那些历史人物的心里不能够体会透彻,所以看起来有些幼稚。但是可以看出,只要让他们了解较多的历史背景他们一定能做的更好。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又相继在其他班级也进行了这特殊的“单元考试”,每个同学都很兴奋地参与进来,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而且还了解了很多历史课堂上学不到的编排、表演、解说等知识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该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要区别对待,要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学的东西就要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方式。事实证明,学生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是以浓厚的兴趣来参与到教学中来的。而他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也使他们真正地学到了知识。

期中考试前,我组织六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历史知识竞赛,并且给优秀的小组和选手设了奖,竞赛过程紧张热烈,无论是参赛的还是作为观众和拉拉队的同学都群情激昂,真正达到了你争我辩,争芳斗艳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不在教采取了什么形式,而在于最终是否达到了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还需要了解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然后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去完成我们的工作。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