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滥刑:锦衣卫株连乱用,冤案频现

明代滥刑:锦衣卫株连乱用,冤案频现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明史·刑法志三》记述了“飞诬株连”、冒功请赏以及假番等事。崇祯时“帝疑群下,王德化掌东厂以惨刻辅之”。崇祯十五年,御史杨仁愿历陈“假番”之害:所阅词讼,多以假番故诉冤。帝为谕东厂,言所缉止谋逆乱伦,其作奸犯科,自有司存,不宜缉,并戒锦衣校尉之横索者。然帝倚厂卫益甚,至国亡乃已。

明代滥刑:锦衣卫株连乱用,冤案频现

四、滥刑

按《明史·宪宗本纪》,成化十三年(1477年)秋八月壬戌,锦衣卫官校执工部尚书张文质系狱,宪宗知而释之。[63]这也许属于极端,但也并非少见(可参见下节“厂卫司法的历史分期”相关部分)。而《明史·刑法志三》记述了“飞诬株连”、冒功请赏以及假番等事。

锦衣旧例,缉不轨者可获功赏。“其后冒滥无纪,所报百无一实”。隆庆初年,给事中欧阳一敬极言邀功升授之弊:“有盗经出首幸免,故令多引平民以充数者;有括家囊为盗赃,挟市豪以为证者;有潜构图书,怀挟伪批,用妖言假印之律相诬陷者;或姓名相类,朦胧见收;父诉子孝,坐以忤逆。所以被访之家,谚称为刬,毒害可知矣。”因请定制,不得“虚冒比拟”,情罪不明,“必待法司详拟成狱之后,方与纪功”,使“功必覆实,访必当事,而刑无冤滥”。但欧阳一敬之言“时不能用也”[64]

崇祯时“帝疑群下,王德化掌东厂以惨刻辅之”。镇抚梁清宏、乔可用朋比为恶。缙绅之门,必有数人往来踪迹。“故常晏起早阖,毋敢偶语。旗校过门如被大盗,官为囊橐,均分其利”。京城中奸细潜入,佣夫贩子“阴为流贼所遣”,无一举发,而高门富豪“跼蹐无宁居”。其徒黠者恣行请托,“稍拂其意,飞诬立搆,摘竿牍片字”,株连至十数人。(www.xing528.com)

崇祯十五年(1462年),御史杨仁愿历陈“假番”之害:

所阅词讼,多以假番故诉冤。夫假称东厂,害犹如此,况其真乎?此由积重之势然也。所谓积重之势者,功令比较事件,番役每悬价以买事件,受买者至诱人为奸盗而卖之,番役不问其从来,诱者分利去矣。挟忿首告,诬以重法,挟者志无不逞矣。伏愿宽东厂事件,而后东厂之比较可缓,东厂之比较缓,而后番役之买事件与卖事件者俱可息,积重之势庶几可稍轻。后复切言缇骑不当遣。帝为谕东厂,言所缉止谋逆乱伦,其作奸犯科,自有司存,不宜缉,并戒锦衣校尉之横索者。然帝倚厂卫益甚,至国亡乃已。[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