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人的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人的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采用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在距今6 000年的仰韶文化史家类型的陶器上就印有席纹,可知当时已能编织席子[1]。

中国古人的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

一、中国古人的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

华夏族的先民居住在半地穴的房屋中,席地跪坐是适应半地穴居住空间的一种坐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的半地穴居屋,室内高度一般在2米左右,不适合使用高坐具。黄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采用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在距今6 000年的仰韶文化史家类型的陶器上就印有席纹,可知当时已能编织席子[1]。在春秋时期,南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席地跪坐的生活方式,而不使用椅凳类的高坐具。西周王畿的宴会上设有筵席,《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行苇》中描述:“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可知当时贵族的宴会厅中铺着席,席上摆着陈放酒具的矮几。南方的楚国人也席地而坐,《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有“瑶席兮玉镇”的诗句,记述楚国有一种以香草编织的高级席子,还用玉镇来镇席。从出土的楚国漆器来看,有与席地跪坐相应的成套的低矮的家具,主要有用于置酒器、食器的禁、用于宴享时陈载牲体的俎、用于跪坐乏累时在座侧可凭倚身体的凭几、用于坐卧的矮床、还有搭挂衣物的衣架。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1号墓出土了一张莞席,长2.2米、宽0.82米,为刚长出的蒲草编成,四周用深棕色锦包边,为铺垫在下面的粗席。马王堆1号墓边箱中还出土了两条竹席,其中的一条保存完整,在席角上有墨书的“家”字,应是家中日用的竹席,这种竹席为细席,是置于莞席之上的坐席。

汉代是席地跪坐盛行的时代,不仅皇家官府设筵席享用,豪门大族的筵席也很铺排奢华。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东汉墓中室北壁上部的壁画,绘有大型的宴享伎乐的画面,画面上下两边各有一列长席,两排贵族人物跪坐在长席上,在各人的身前的席内外分置着案盘杯箸等饮食器具,反映出当时在宴席上实行的分餐习俗(图1)。(www.xing528.com)

在汉代以后,在汉人为主的区域中,还长期地延用席地跪坐的坐姿,直至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西来的佛教在汉地盛行,引入了早已在西方产生的高坐具,对汉人传统的席地跪坐的生活造成了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