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买家不如卖家精?

为何买家不如卖家精?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角度看,买家总是不如卖家精。“买家不如卖家精”的意思,应该是“市场上的卖家总比买家更精明、更精于计算、甚至更容易在‘欺骗’方面得手”。遗憾的是,买家为了全面享受生活,要买粮食副食、要买家电、也可能要买旧车和翡翠,其专门化程度一般总是大大低于卖家的。离开了买家的力量,卖家的精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买家不如卖家精,谁都知道,可纵是鸡肋食之无味,仍感弃之可惜。

为何买家不如卖家精?

买家为什么总是不如卖家精?

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生意者永远不会做赔本买卖。这一原则决定卖家不论用什么招式做买卖,肯定是要赚钱的。从这个角度看,买家总是不如卖家精。

常言说:“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就是说卖者能把买者算计住,买者永远也不可能从卖者那儿讨得便宜。这里的‘精’有精明之意也有奸猾之意。不管怎么说,这句话是一句实实在在的大实话。生意者是永远不会做赔本买卖的,这是一条经济领域里的自然规律。君子国是没有的。

提起现在的商场搞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手段层出不穷。返季大甩卖,买100赠200,买个象样的家电,赠品五花八门。商家抓住的就是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赚的就是这样的“增值钞票”。其实,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打出“买××送××”的口号。比如在某年五一劳动节的促销活动中,北京某家大型商场推“买180送80”,也就是购物满180元,可以得到80元的购物券。5月1日~5月3日这三天时间里,这家商场的销售额仍连日冲高,甚至高过春节,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多数购物者不少都是冲着“买180送80”来的。

原来大多数消费者们算错了账。以“买200送100”为例,许多人都觉得是花100元钱买了200元钱的东西,相当于商品打了5折;实际上呢?您是花200元钱买到了300元的东西,相当于商品打了6。7折。即使这样算,你还要保证自己是拿到的100元购物券正好买了100元的东西,而不是又从口袋里掏了钱。不少冲着“买××送××”去的消费者购物之后都会发现,自己的开支超出了计划——为了把商家“送”的购物券花出去,自己又买了其实并不一定要买的东西。

卖家凭什么在交易中更精明呢?是因为卖家本身有过人的智商和能力?不,其实卖家的精明来自于他们“专精于一行”,而这一机会正是买家赋予卖家的。所以买家是卖家精的真正来源。(www.xing528.com)

让我们冷静地来做一点分析。“买家不如卖家精”的意思,应该是“市场上的卖家总比买家更精明、更精于计算、甚至更容易在‘欺骗’方面得手”。既然如此,我们要问,为什么卖家的“精明水平”总是要高于买家呢?标准的答案是:因为卖家对自己出售的产品和服务更了解、更知内情,或者“更具有信息优势”。这个答案合乎人们的日常经验。是的,粮食或副食贩子比看起来精明的家庭主妇更知道农产品是否真的新鲜。家电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厂商,比买家懂得更多的专业知识。

比较明显的是,卖家之精明不是因为他们过人的智商和能力,而是来自于他们“专精于一行”。任何人的智力再不济,选一件事情、甚至一个环节“泡”在其中,待以时日,总可以泡成一个“准专家”吧?这就是说,“专”是“精”之源。遗憾的是,买家为了全面享受生活,要买粮食副食、要买家电、也可能要买旧车和翡翠,其专门化程度一般总是大大低于卖家的。我以为,这是“买家不如卖家精”的由来。检验上述解释,同样可以用日常经验。天下的买家都做过卖家吧(不然购买力从何而来)?买家在扮演卖家的角色时,不是照样也比买家精?

值得追问的是,让卖家因专而精的优势,究竟是谁人赋予的?我的回答是,在一个不能强迫人做买卖的市场上,不是别人,正是买家成就了“卖家因专而精”的大业。难道不是吗?要是市场上没有买家问津,菜农不敢专种白菜萝卜,果农不敢专营水果,商人不敢专业化以贾为生,我更不敢专门以教书为业。哈耶克曾经举证,市场交易起源于正式的农业、工业、甚至狩猎业之前。我是相信哈公此说的,因为没有“买”的因素,任何专业化分工都不可想象。

换句话说,卖家专攻一门——这是其精明优势的基础——无非是买家“花钱买来的”。离开了买家的力量,卖家的精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的,我们根本用不着对“不完备的市场”怀有恐惧之情,也不需要对居心叵测的卖家感到防不胜防。买家不出钱,神仙难下手。再精明的卖家,买家何惧之有!

买家不如卖家精,谁都知道,可纵是鸡肋食之无味,仍感弃之可惜。在被他们巧计“请”进“商”门之后再对你“晓之以美、动之以情”不愁你不乖乖就范。陷阱就像是迎面一张温柔可人的笑脸,让你的脸面想冷都冷不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