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刘备与张飞:鞭打督邮的究竟是谁?

刘备与张飞:鞭打督邮的究竟是谁?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史料记载中鞭打督邮却并非张飞的事。原来鞭督邮的是刘备。但后来演说演义故事的民间艺人,大概觉得这种事不太符合他们心中仁厚的刘备性格,于是作了加工改造,鞭打督邮的变成了张飞。朝廷派督邮前来调查,督邮一口咬定是刘备指使手下所干,喝令拿下刘备。到了《三国演义》里,鞭打督邮的情节作了重大改进。张飞打督邮,是怒火郁积已久。经《三国演义》这一写,民间流传的鞭打督邮故事就变得更精彩,更加令人难忘了。

刘备与张飞:鞭打督邮的究竟是谁?

和元代民间流传的许多三国故事一样,《三国演义》里的张飞也是个性如烈火、敢作敢当的“快人”。在小说第二回就有这样一段描写: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勒逼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这就是著名的“张翼德怒鞭督邮”。这一情节,极有力地刻画出了张飞的卤莽火爆,疾恶如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在史料记载中鞭打督邮却并非张飞的事。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

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不给通报),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解下系印的丝带,挂在他脖子上,将他捆在拴马桩上),弃官亡命。

原来鞭督邮的是刘备。但他为什么这样做,《三国志》中却没说,倒是此段旁注引《典略》,有较详细的记载:

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刘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刘备战阵冲杀,立了不少功,只得了一个小小的县尉。现在连这个芝麻粒小官也要被这奉诏前来的督邮解除。前去求见,他又不见,一肚子怒火的刘备见事已无法挽回,索性带人诈传太守之命,冲进督邮歇宿处,将督邮从床上拖下来捆上,拖到县界,狠狠地揍了一顿,还要杀掉他,督邮求饶,才放了他。然后刘备弃官亡命而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刘备并非像《三国演义》里那样一味谦恭忍让,还是很有血性的。但后来演说演义故事的民间艺人,大概觉得这种事不太符合他们心中仁厚的刘备性格,于是作了加工改造,鞭打督邮的变成了张飞。(www.xing528.com)

元代《三国志平话》写到刘备到安喜县赴任,被太守元峤找茬儿百般羞辱,张飞得知,连夜翻墙进入州衙,一口气杀了元峤一家和前来追赶的兵丁二十余人。朝廷派督邮前来调查,督邮一口咬定是刘备指使手下所干,喝令拿下刘备。关张大怒,带刀上厅,捉住督邮,捆在厅前系马桩上,由张飞当胸一百大棒打死,分尸六段,然后刘、关、张领众军到太行山落草。

到了《三国演义》里,鞭打督邮的情节作了重大改进。

首先,鞭打督邮的性质变了。历史中的督邮,是奉诏行事,因不肯接见刘备,才被刘备痛打;《三国志平话》中的督邮,是奉命办案,因主观武断,才被打被杀;而《三国演义》里的督邮,一出场就是傲慢无礼、敲诈勒索、心狠手辣的贪官污吏,他欺凌刘备,索要贿赂,敲诈不成就威逼县吏诬告刘备,还将上门苦告的五六十个老人赶打得痛哭,其卑污无耻真令人人切齿。因此,张飞打上门来,大喝的是“害民贼!认得我么!”不是报私仇,而是惩治害民贼,这一行动便有了正义性质。

其次,故事里的刘、关、张写得更有层次感。张飞打督邮,是怒火郁积已久。此前,第一回中,张飞已经两次怒性发作,一次是见刘备的老师——卢植因未向宦官行贿被诬陷定罪,关在囚车中;一次三人血战救出董卓——当时董卓正被黄巾军杀得大败,董卓却因三人地位低微,对他们极为无礼;张飞每次都勃然大怒,一次要斩护送军人,救出卢植,一次要提刀入帐杀董卓,都被刘备劝止。快人张翼德偏偏做不得快事,积愤已久,正好督邮这讨打鬼送上门来,张飞听到五六十个老人哭告后,终于烈火烹油般发作起来,于是闯入馆驿,将督邮揪住头发,扯了出来,着力痛打了一顿。当刘备赶来惊问时,张飞非常直截地答道:“这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三国演义》此处一连串富有个性色彩的动词,笔酣墨饱,热情歌颂了张飞这位性如烈火、不畏权贵、为民惩害的英雄,令人喜爱,令人敬仰。

除了张飞,刘备和关羽也各有特点。《三国志平话》中,是张飞动手,刘备、关羽旁观;《三国演义》里,是张飞独自行动,刘备闻讯赶到,见督邮求饶,便立即喝令张飞住手,关羽最后赶到,见事态严重,便建议刘备当机立断,杀死督邮,弃官归乡,另图大计。最后刘备将官印挂在督邮脖子上,申斥一番,饶他一条性命,然后弃官而去。这样写出来的刘备,性情温和,心地仁慈,但并非一味庸庸懦懦,最后行事仍不失英雄气;关羽虑事周密,目光远大,同样不畏强豪。对待同一事件,三人态度不同,互相映衬,准确地刻画了三人不同的性格。

经《三国演义》这一写,民间流传的鞭打督邮故事就变得更精彩,更加令人难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