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麻药用价值及其道家文化意蕴的发掘

胡麻药用价值及其道家文化意蕴的发掘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麻传入中国后,其医药价值也为中国医家所发现。医家重视胡麻之医药价值,历代医药学著作皆著录胡麻,并论述其药性。胡麻的药用价值,还体现在胡麻油的功效上。按照陶弘景的说法,作为药用,胡麻油“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灯耳,不入药用”。[80]胡麻叶(青蘘)、花和茎(麻秸)皆有药用价值,古代医家皆有探讨。胡麻是食品,其医药价值也为人所认识,故成为医家食疗的原料之一。

胡麻药用价值及其道家文化意蕴的发掘

胡麻传入中国后,其医药价值也为中国医家所发现。在中国医学传统中,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但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药”便是带草头的字。在中国医家观念里,百草皆有药性,因此从域外传入的胡麻自然引起他们的关注和探讨。医家重视胡麻之医药价值,历代医药学著作皆著录胡麻,并论述其药性。在中国医药学著作中,最早著录胡麻的是《神农本草经》:“胡麻,味甘,平,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巨胜,叶名青蘘,生上党川泽。”[76]南朝陶弘景的医学著作中也著录胡麻,并论其服食方法和功效,他说:“服食胡麻,取乌色者,当九蒸九暴,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而学者未能常服,况余药耶?蒸不熟,令人发落。其性与茯苓相宜。俗方用之甚少,时以合汤丸耳。”[77]陶弘景是道士,他的著作既讲治病,又讲养生和长生。关于胡麻的功用,在他这里已经神秘化了,其“九蒸九暴”的加工方法包含着某种数字崇拜的意义,“断谷,长生”的目的体现着道教成仙信仰。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药议》中云:“胡麻直是今油麻,更无他说,予已于《灵苑方》论之。”[78]沈括撰《灵苑方》乃古代医方著作,二十卷,惜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幼幼新书》等后世医药著作中,其中关于胡麻的论述应该是从医药价值探讨的。苏轼对胡麻的养生医药价值也有论述,他在《与程正辅书》中介绍了治痣之方:“以九蒸胡麻(即黑脂麻),同去皮茯苓,入少白蜜为炒食之。日久气力不衰而百病自去,而痣渐退。”李时珍本草纲目》综合诸家之说,对胡麻的医药性能有这样的概括:“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本经》)。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别录》)。补中益气,润养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利大小肠,耐寒暑,逐风湿气、游风、头风,治劳气、产后羸困,催生落胞。细研涂发令长。白蜜蒸饵,治百病(日华)。炒食,不生风。病风人久食,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蹇(李廷飞)。生嚼涂小儿头疮,煎汤浴恶疮、妇人阴疮,大效(苏恭)。”[79]这是对中国医家长期医药学经验的总结。胡麻的药用价值,还体现在胡麻油的功效上。按照陶弘景的说法,作为药用,胡麻油“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灯耳,不入药用”。根据诸医家的经验,胡麻油主治:“利大肠产妇胞衣不落。生油摩肿,生秃发。”“主喑哑,杀五黄,下三焦热毒气,通大小肠,治蛔心痛。傅一切恶疮疥癣,杀一切虫。”[80]胡麻叶(青蘘)、花和茎(麻秸)皆有药用价值,古代医家皆有探讨。[81]寇宗奭《图经本草衍义》云:“食甚甘,当丸蒸曝熬捣之,可以断谷。又以白蜜合丸,曰静神丸,服之益肺润五脏;压取油,主大热秘肠结,服一合则通利。”[82]胡麻叶亦有医用价值,胡麻叶汁有润发之功效,且可用于兽医。陶弘景说:“胡麻叶也,甚肥滑,亦可以沐头。”如作药用,其用法是“阴干,捣为丸散”,但如果服食胡麻籽实,这种胡麻叶制品是不必食用的,所以说“既服其实,故不复假苗”。《药性论》云:“叶捣汁沐浴,甚良;又牛伤热,捣汁灌之,立差。”[83]其沐头之法,日华子(李日华)云:“叶作汤沐,润毛发,乃是今人所取胡麻叶,以汤浸之良久,涎出,汤遂稠,黄色。妇人用之梳发。”[84]其药性,《图经衍义本草》云:“味甘,寒,无毒;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85]

中医自古重视食疗养生,“药食同源”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国医家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有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在中医观念里,食品和药品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胡麻是食品,其医药价值也为人所认识,故成为医家食疗的原料之一。古代医书中记载不少胡麻食疗之方。《图经本草衍义》引《新注》云:“胡麻、白大豆、枣三物,同九蒸九曝,作团,良,令人不饥,延年,断谷;又合苍耳子为散,服之治风。”又引《食疗》云,胡麻“润五脏,主火灼。山田种,为四棱。土地有异,功力同。休粮人重之,填骨又补虚气”。《圣惠方》云:“治五脏虚损羸瘦,益气力,坚筋骨。巨胜蒸曝各九遍,每取二合,用汤浸布,挼去皮再研,水滤取汁,煎,和粳米煮粥食之。”《外台秘要》认为胡麻“治手脚酸疼兼微肿:乌麻五升,碎之。酒一升,浸一宿,随多少饮”。《千金方》:“常服明目洞视:胡麻一石,蒸之三十遍,末酒服,每日一升。又方治腰脚疼痛:胡麻一升,新者熬,冷香,杵筛,日服一大升许,一升即永差,酒饮、羹汁、蜜汤,皆可服之。”《经验后方》:“治暑毒救生散:新胡麻一升,内炒令黑色,取出,摊冷碾末,新汲水,调三钱匕,或丸如弹子,新水化下。凡著热,外不得以冷逼,外得冷即死。”[86](www.xing528.com)

胡麻是富有营养的健康食品,又有医药价值,其强身治病的功效被道家过分夸大,便成为食之可以延年益寿甚至得道长生的仙药,所谓“巨胜者,仙经所重”[87]。在汉代谶纬迷信和神仙信仰流行的时代,胡麻已经被赋予神奇色彩。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云:“巨胜延年。”[88]道教在东汉时形成,胡麻被道家当作保健长生食品。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云:“巨胜尚延年,丹药可入口。”[89]大约成书于汉魏间的《列仙传》编撰了老子、尹喜西适流沙,“服巨胜实,莫知所终”的故事。[90]晋郭义恭《广志》云:“胡麻一名方茎,服之不老。”[91]以胡麻做成的食物被称为“胡麻饭”。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记载,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在山中持杯取水,“一杯流出,有胡麻饭”。他们在山中遇到仙女,被邀至其家,仙女亦以胡麻饭招待。[92]胡麻被方士们和道门人士视为长生食物。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仙话传说中,胡麻成为神奇的食物,普通人食用胡麻可以得道成仙,而神仙都好以胡麻为饭食。《汉武帝内传》云:“鲁女生,长乐人,初饵胡麻,乃永绝谷,八十余年,少壮色如桃花。一日与亲知故人别,入华山。后五十年,先识者逢女于庙前,乘白鹿,从王母,人因识之,谢其乡里而去。”[93]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篇》云:“巨胜一名胡麻,饵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也。”[94]他说胡麻制丸可以令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他介绍胡麻丸制法:“用上党胡麻三斗,淘净甑蒸,令气遍。日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以汤脱去皮,簸净,炒香为末,白蜜或枣膏丸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95]《修真秘旨》也记载了类似的服食之法:“神仙服胡麻法,服之能除一切痼病,至一年面光泽不饥,三年水火不能害,行及奔马,久服长生。上党者尤佳,胡麻二斗,净淘上甑蒸,令气遍出,日干,以水淘去沫,即蒸。如此九度,以汤脱去皮,簸令净,炒令香,杵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忌毒物、生菜等。”[96]按照道家的说法,胡麻的叶子青蘘也具有增寿长生的功效:“久服耳目聪明,不饥,不老,增寿。巨胜苗也,生中原川谷。”[97]由于相信道家食之长生的仙话,古代不少人修炼时服食胡麻。《南齐书·刘虯传》记载:“虯少而抗节好学,须得禄便隐。宋泰始中,仕至晋平王骠骑记室,当阳令。罢官归家,静处断谷,饵术及胡麻。”[98]

道家过分夸大胡麻的神奇作用,年深日久,其夸张成分便被人们逐渐识破。胡麻叶久食可以成仙之说,连道士陶弘景也予以否定:“不知云何服之仙也,并无用此法。”[99]苏轼《服胡麻赋》云:“世间人闻服脂麻以致神仙,必大笑。”[100]至明代,食之可以延年长生的神话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了。李时珍对其食用和医用价值进行了总结:“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胡地者尤妙。取其黑色入通于肾,而能润燥也。赤者状如老茄子,壳厚油少,但可食尔,不堪服食。唯钱乙治小儿痘疮变黑归肾百祥丸,用赤脂麻煎汤送下,盖亦取其解毒耳。”[101]这是对胡麻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的客观认知。所谓“可食”即指食用,而“服食”则指仙家养生长生之用。对于胡麻食之成仙的说法,他基本上予以否定:“《五符经》有巨胜丸,云即胡麻,本生大宛,五谷之长也。服之不息,可以知万物,通神明,与世常存。《参同契》亦云,巨胜可延年,还丹入口中。古以胡麻为仙药,而近世罕用,或者未必有此神验,但久服有益而已耶?”[102]虽然肯定了其于健康“有益”,却没有认为它具有长生不死的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