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心理谱系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心理谱系及其文化意蕴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在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的上海意识时,同样重视城市“叙述”的研究,通过对通俗小说作家、左翼作家、早期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关于上海的多元叙述进行了话语分析,发掘中国现代作家都市心理的衍化规律。由笔者探究的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心理谱系,可以演示中国乡土文明哺育的各类历史主体对于现代都市持有的警觉、讶异、坦然、艳羡以及批评等不同姿态,它们共同“绽放成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和戏剧性场面”[337]。

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心理谱系及其文化意蕴

关于“文学中的上海”研究,有学者主张“超越城市经验之上的对城市的叙述”和“城市想象”研究,譬如在对“文本上海”的阅读过程中注意上海“经验”和“特性”的“复杂、多元”特征[335]。笔者在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的上海意识时,同样重视城市“叙述”的研究,通过对通俗小说作家、左翼作家、早期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关于上海的多元叙述进行了话语分析,发掘中国现代作家都市心理的衍化规律。然而,笔者在重视“叙述”研究的同时,力求从历史文本中发掘现代作家建立在“城市经验”基础上的固有体验及观感,并且以此为基础来揭示中国文人的都市心理嬗变规律,注重实证分析而不倚重“城市想象”。

笔者审视的若干作家群在特定时段并存于文坛,即便早期海派作家和“新感觉派”作家之间也不是相互取代的。针对这些作家的上海叙述所呈现的多元化、片段性特征,研究者在考察他们的都市心理意识时,可以考虑借鉴福柯使“描述的局部话语”得以“运转起来”的“谱系学策略”[336],以便在分析繁杂无序的文本材料的过程中,能够对各类作家的城市叙述材料加以比较和认识,借以把握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心理谱系。

由笔者探究的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心理谱系,可以演示中国乡土文明哺育的各类历史主体对于现代都市持有的警觉、讶异、坦然、艳羡以及批评等不同姿态,它们共同“绽放成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和戏剧性场面”[337]。这种奇特而又真实的文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

【注释】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美]南·艾琳:《后现代城市主义》,张冠增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页。

[3]曾一果:《我国近三十年来城市文化研究现状综述》,黄忠顺、田根胜主编:《城市文化评论(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4]徐国源:《空间性、媒介化与城市造像:文化诗学与城市审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5]该节内容曾以《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作家与城市关系研究——以1930年前后的上海为例》为题发表于《学术界》2014年第8期,获曲靖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6]汪娟:《文化地理学中国文学研究概观》,《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7]陈迪文、徐旭:《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之综述》,《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8]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9]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10]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11]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12]陈迪文、徐旭:《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之综述》,《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13][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14][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15]同上,第39页。

[16]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10-212页。

[17]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9页。

[18]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19]同上,第313页。

[2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21]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22][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3]同上,第4-5页。

[24]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48-352页。

[25][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6]同上,第25页。

[27]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28]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148页。

[29][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30]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1]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页。

[32]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页。

[33]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1页。

[34]同上,第230页。

[35]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36]高兴:《桂林“文化城”的文人映像及文学生态》,《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37]高兴:《渊薮与战场——革命文学作家对于民国上海的空间体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8]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0页。

[39]同上,第214页。

[4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41]叶洪、[澳]Julie White:《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后现代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

[42]王鹏飞:《文化地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页。

[43]该节内容曾以《寻找“上海”:文化记忆理论与上海文学研究》为题发表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44]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45]李欧梵等:《重读张爱玲》,陈子善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46]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47]陈新、彭刚:《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7页。

[48]穆罗茶:《交响曲》,《小说月报》第20卷第2号,1929年。

[49]郢生:《看月》,《中学生》第37期,1933年9月1日。

[50]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5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3页。

[52]郝凯利:《近代都市背景下的〈海上花列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3]许道明、冯金牛:《叶灵凤集:白日的梦》,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54]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92页。

[55]刘呐鸥:《都市风景线》,上海:水沫书店,1930年版,第98页。

[5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73页。

[57]施蛰存:《梅雨之夕》,上海:新中国书局,1934年版,第41页。

[58]徐訏:《徐訏集:文学家的脸孔》,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

[59]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73页。

[60]陈思和:《〈子夜〉:浪漫·海派·左翼》,《上海文学》2004年第1期。

[61]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62]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7页。

[63]陈新、彭刚:《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64]同上,第18页。

[65]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66]同上,第59页。

[67]同上,第239页。

[68]李欧梵等:《重读张爱玲》,陈子善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69]同上,第60-61页。

[70]同上,第20页。

[71]同上,第26-27页。

[72]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73]李晓红:《面对传统的张爱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74]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页。

[75]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76]同上,第115页。

[77]王安忆:《空间在时间里流淌》,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78]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79]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80]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页。

[8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6页。

[82]王德威:《落地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188页。

[8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女人说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58页。

[84]庄园:《文化名人面对面》,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85]傅光明:《聆听大家·作家的素材本》,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7页。

[86]同上,第69-70页。

[87]同上,第62页。

[88]郜元宝:《说话的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89]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151页。

[90]同上,第153页。

[91]同上,第157-158页。

[92]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5页。

[93]同上,第139-140页。

[94]陈新、彭刚:《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页。

[95]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96]陈新、彭刚:《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页。

[97]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98]王文英:《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134页。

[99]同上,第495-496页。

[100]杨剑龙:《上海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101]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102]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结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03]温儒敏:《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419页。

[104]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结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1页。

[105]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5页。

[106]陆挺、徐宏:《人文通识讲演录·文学卷(2)》,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222页。

[107]许纪霖、罗岗等:《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34页。

[108]王德威:《落地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109]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

[110]王德威:《落地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111]许纪霖、罗岗等:《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页。

[112]郜元宝:《说话的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58页。

[113]叶中强:《从想象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114]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8页。

[115]同上,第269页。

[116]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结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66页。

[117]同上,第71页。

[118]同上,第67页。

[119]同上,第73页。

[120]王德威:《落地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121]同上,第31页。

[122]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123]王西彦:《读〈上海的早晨〉》,《文艺报》1959年第13期。

[124]王尔龄:《谈〈上海的早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125]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126]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127]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结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128]王德威:《落地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29]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4页。

[130]《万象》编辑部:《城市记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166页。

[131]许纪霖、罗岗等:《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45页。

[132]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133]许纪霖、罗岗等:《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54页。

[134]顾晓鸣:《海派文化与京派文化的反置》,《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

[135]郑国庆:《文本内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页。

[136]陈思和:《〈子夜〉:浪漫·海派·左翼》,《上海文学》2004年第1期。

[137]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0页。

[138]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139]王瑾:《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140]陈新、彭刚:《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2页。

[141]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142]孟超:《致狱中人》,《拓荒者》第1卷第2期,1930年2月10日。

[143]该节内容曾以《汪曾祺的江苏城市记忆研究之构想》为题发表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这篇论文先后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七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三等奖。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144][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页。

[145]汪政、晓华:《江苏文学风格的若干元素》,江苏省文联:《走过十年: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第80-81页。

[146]陈辽:《新的士风,新的交融,新的独创——地域文化在江苏籍台湾作家作品中的呈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147]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148]韩希明:《耕读偶记:文学研究与教学》,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218页。

[149]陈世安、何冬梅:《中国当代文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150]陈昭明:《中国乡土小说论稿》,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151]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7页。

[152]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0页。

[153]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154]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四)·散文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155]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六)·散文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156]叶炜:《思想长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157]徐采石:《江苏当代作家研究的现状及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158]龚晓:《近二十年来(1992—2012年)清代文言小说中城市形象研究综述——以江苏城市为例》,《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第10期。

[159]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160]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3页。

[161]邰宇:《汪曾祺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162]曹鹏:《一脉相承师友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195页。

[163]曾一果:《想象城市:中国当代文学与媒介中的“城市”》,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164]郜元宝:《不仅是地域文学史研究的新收获》,《文学报》2016年12月8日。

[165]《高邮地名史话》编委会:《高邮地名史话》,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166]崔涛:《寻找记忆中的净土——试论汪曾祺当代小说创作的童年情结》,《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67]林捷:《汪曾祺小说中的“回忆”》,《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www.xing528.com)

[168]肖莉:《回忆和氛围:汪曾祺小说文体的诗意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69]卢军:《“大乱十年成一梦”——汪曾祺小说中的“文革”记忆》,《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

[170]张永杰:《文学书写中的故乡记忆——以汪曾祺笔下的昆明为中心》,《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71]荣跃明:《文学与文化理论前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46页。

[172]赵静蓉:《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反思》,《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

[173]荣跃明:《文学与文化理论前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

[174]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六)·散文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175]汪曾祺:《汪曾祺全集(三)·散文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176]冯亚琳、[德]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7页。

[177]马风:《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看汪曾祺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5期。

[178]王国席:《人文科学概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205页。

[179]杨国荣:《政治、伦理及其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33页。

[180]姜义华:《中国人文科学五十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81][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82][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38页。

[183]该节内容曾以《游记档案关于民国北京的历史陈述》为题发表于《山西档案》2014年第1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184]梁景和:《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代序)》,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185]韩朴:《北京历史文献要籍解题(下)》,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版,第891-900页。

[186]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1卷)》,朱乔森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页。

[187]徐宗泽:《北平游记》,《圣教杂志》第21卷第3期,1932年3月。

[188]云实诚:《京沪平津行》,广州:前锋报社,1947年版,第46页。

[189]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侧重其法术的和宗教的方面》,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页。

[190]佘贵棠:《中国人之游览观》,《旅行便览》第5期,1943年8月15日。

[191][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3页。

[192]陈东原:《群众心理ABC》,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76页。

[193]京汉铁路车务处:《京汉旅行指南》,北京:京汉铁路局,1913年版,第5页。

[194]京奉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京奉铁路旅行指南》,天津:京奉铁路管理局,1917年版,第1页。

[195]京绥铁路管理局编译课:《京绥铁路旅行指南》,北京:京绥铁路管理局,1922年版,第29页。

[196]交通部铁路联运事务处:《中华国有铁路旅行指南》,北京:京华印书局,1922年版,第5页。

[197]金文华:《简明北平游览指南》,北平:中华印书局,1932年版,第1页。

[198]马芷痒:《北平旅行指南》,张恨水审定,北平:经济新闻社,1935年版,第9-11页。

[199]北平市政府:《北平导游概况》,北平市政府,1936年版,第1页。

[200]葛绥成、喻守真:《(增订)全国都会商埠旅行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77页。

[201]褚民谊:《北平西山遊》,《旅行杂志》第3卷第12号,1929年12月。

[202]杨坤山:《北平游纪》,《中华邮工》第2卷第8期,1936年10月31日。

[203]竹衍:《北平散记》,《中学生文艺季刊》第2卷第2号,1936年。

[204]张肇崧:《燕京纪游》,出版者不详(铅印本),1914年,第25页。

[205]贺伯辛:《八省旅行见闻录》,重庆: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10页。

[206]李葆林:《北平记游》,《新语》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

[207]朱湘:《北海纪游》,《小说月报》,第17卷第9号,1926年9月10日。

[208]严仁远:《游颐和园》,《新语》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

[209]云实诚:《京沪平津行》,广州:前锋报社,1947年版,第48页。

[210]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1卷)》,朱乔森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211]张次溪:《燕京访古录》,北平:中华印书局,1934年版,第36页。

[212]贺伯辛:《八省旅行见闻录》,重庆: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26页。

[213]竹衍:《北平散记》,《中学生文艺季刊》第2卷第2号,1936年。

[214]张肇崧:《燕京纪游》,出版者不详(铅印本),1914年,第25页。

[215]陈灵谷:《登景山》,《青年界》第7卷第5号,1935年。

[216]中学生社:《我的旅行记》,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66页。

[217]陈心纯:《故都杂写》,《旅行杂志》第12卷第1号,1938年1月1日。

[218]林庚:《北平情歌·自跋》,林庚:《北平情歌》,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版,第70页。

[219]李崇金:《颐和园游记》,《玉田季刊》第1卷第3号,1924年7月15日。

[220]杨坤山:《北平游纪》,《中华邮工》第2卷第8期,1936年10月31日

[221]黄金波:《燕北游览小志》,出版者不详(铅印本),1936年,第20页。

[222]我一:《居庸关游记》,《小说月报》,第3卷第6期,1912年3月。

[223]萧群:《北国风情画》,《幸福》第1卷第4期,1946年11月10日。

[224]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225]叶向阳:《英国游记中的北京形象:历史的勾勒及流变》,汪介之、唐建清:《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国际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59-575页。

[226]孙福熙:《北京乎》,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版,第184-186页。

[227]许兴凯:《西郊游记》,北京:北平师范大学,1934年版,第1页。

[228]无不:《半日游记》,《京报副刊》第361号,1925年12月18日。

[229][美]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赵晓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230]同上,第166页。

[231][日]竹添进一郎、股野琢:《栈云峡雨日记·苇杭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7-150页。

[232][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第3卷)》,罗兴典等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45-756页。

[233]朱偰:《论游记文学》,《东方杂志》第40卷第5期,1944年3月15日。

[234]该节内容曾以《方志文献、文人游记与城市文化史研究——以民国时期的大理为例》为题发表于《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235]梁景和:《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代序)》,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236]李辉煌:《方志应无愧于地域文化的载体》,《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3期。

[237]袁国友:《从文化史的视野看方志与方志编纂》,《云南学术探索》1995年第4期。

[238]陆奇:《方志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2期。

[239]杨念群:《“整体”与“区域”关系之惑——关于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24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41]同上,第354页。

[242]黄兴涛:《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243]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室:《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第3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44]司继强:《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功用》,宋月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当代史与地方志编纂: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第665-671页。

[245]贾鸿雁:《中国游记文献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246]向天渊:《“文史互通”与“诗史互证”》,《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1期。

[247]陆奇:《方志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2期。

[248]罗常培:《苍洱之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249]同上,第100页。

[250]同上,第111页。

[251]同上,第103-118页。

[252]李式金:《大理地理志略》,《西南边疆》第17期,1943年6月。

[253]袁道冲:《记大理》,《旅行杂志》第18卷第11期,1944年11月30日。

[254]张印堂:《滇西经济地理》,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年版,第126页。

[255]詹念祖:《云南省一瞥》,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09页。

[256]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7页。

[257]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9页。

[258]《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73·民国大理县志稿2》,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16-18页。

[259]李式金:《大理地理志略》,《西南边疆》第17期,1943年6月。

[260]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4页。

[261]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62]白霞人:《云南大理风俗谈》,《申报月刊》第4卷第1号,1935年1月15日。

[263]袁道冲:《记大理》,《旅行杂志》第18卷第11期,1944年11月30日。

[26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265]薛琳:《新编大理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66]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267]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七)》,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5-76页。

[268]陈碧笙:《滇边散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第73-78页。

[269]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270]同上,第435页。

[271]帅雨苍:《大理风光》,《旅行杂志》第14卷第3号,1940年3月1日。

[272]徐以蔚:《大理的三月街》,《旅行杂志》第17卷第12期,1943年12月。

[273]田汝康:《大理风景论》,《旅行杂志》第19卷第5期,1945年5月31日。

[274]采风:《大理的火把节》,《中美周报》第280期,1948年。

[275]王雄:《大理风光》,《时论月刊》第1卷第3期,1941年8月15日。

[276]曾昭抡:《美丽的大理》,《时与潮副刊》第2卷第5期,1943年6月1日。

[277]王稼句:《昆明梦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278]同上,第146页。

[279]同上,第132页。

[280]王稼句:《昆明梦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150页。

[28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282]杨镜:《大理古今诗人要事录》,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283]郑希贤:《话说当年好困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大理州文史资料(第7辑)》,1993年,第88页。

[284]马秀卿:《抗战末期下关社会见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大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大理市文史资料(第5辑)》,1994年,第60-62页。

[28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286]刘志琴:《社会文化史与史学新转向》,《北京日报》2012年9月17日。

[287]该节内容曾以《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谱系——从通俗小说家到“新感觉派”作家》为题发表于《兰州学刊》2014年第4期,本书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288][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

[289]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页。

[290]同上,第237页。

[291]范伯群:《〈海上花列传〉:现代通俗小说开山之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292]知无涯室主人:《如此上海》(第一册),上海:大东书局,1927年版,第2页。

[293]知无涯室主人:《如此上海》(第三册),上海:大东书局,1927年版,第3页。

[294]许啸天:《上海风月·自序》,《上海风月》,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第1页。

[295]张秋虫:《海市莺花》,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第十七回,第107页。

[296]俞牖云:《苏州的女郎》,《紫罗兰》第3卷第9期,1928年7月31日。

[297]张秋虫:《芳时》,《紫罗兰》第3卷第10期,1928年8月15日。

[298]范烟桥:《落霞》,《紫罗兰》第3卷第2期,1928年4月20日。

[299]范烟桥:《失踪》,《紫罗兰》第3卷第3期,1928年5月4日。

[300]范伯群:《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章培恒、陈思和:《开端与终结:现代文学史分期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3页。

[30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3页。

[302]段可情:《火山下的上海》,《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1928年8月10日。

[303]段可情:《铁汁》:《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304]郭沫若:《后悔》,《创造月刊》第1卷第6期,1927年2月1日。

[305]茅盾:《子夜》,茅盾:《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1页。

[306]王独清:《我归来了,我底故国!》,《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

[307]殷尔游:《上海——将来?》,《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

[308]蒋光慈:《往事》,《太阳月刊》2月号,1928年2月1日。

[309]殷夫:《“MARCH 8”S》,《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1930年5月。

[310]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曹伯言整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311]胡适:《两偕同业》,胡适:《胡适散文(二)》,姚鹏、范桥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312]西滢:《物质文明的上海》,《现代评论》第6卷第139期,1927年8月6日。

[3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5页。

[31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页。

[315]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页。

[316]同上,第321页。

[317]张若谷:《法公园之夜·序》,曾今可:《法公园之夜》,上海:新时代书局,1931年版,第4页。

[318]曾今可:《到大世界去》,《文艺茶花》1932年第6期。

[319]同上。

[320]曾今可:《法公园之夜》,上海:新时代书局,1931年版,第37页。

[321]曾今可:《死》,上海:新时代书局,1931年版,第40页。

[322]叶灵凤:《灵凤小说集》,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版,第247页。

[323]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324]同上,第323页。

[325]万秋:《邂逅》,《真美善》第3卷第5号,1929年。

[326]徐葆炎:《创作》,《金屋月刊》第1卷第8期,1930年4月。

[327]章克标:《做不成的小说》,《金屋月刊》第1卷第5期,1929年5月。

[328]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金屋书店,1928年版,第47-48页。

[329]张若谷:《异国情调》,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8-9页。

[330]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331]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上)》,孙中田、逄增玉主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332]施蛰存:《十年创作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333]同上,第249页。

[334]张芙鸣:《执着的中间派——施蛰存访谈》,《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4期。

[335]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336][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337][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