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大唐名相李治立后事件见证权力转移

大唐名相李治立后事件见证权力转移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两个大臣接连向李治表达了支持武昭仪为后的决心,他们一个叫许敬宗,是贞观朝的老臣,却因为人品差劲,很让贞观朝其他大臣瞧不上;一个叫李义府,一直不入长孙无忌的眼,仕途不得志。一场闹剧收场,双方都没占到便宜,废后一事仍然悬而未决。长孙无忌知道大势已去,他又恢复了之前的沉默。立后事件,标志着权力的转移。直到立后事件之后,李治才算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

大唐名相李治立后事件见证权力转移

李治逐渐发现,朝廷舆论也并非一面倒,被长孙无忌等元老压制着的大臣,早就希望找个机会翻身。有两个大臣接连向李治表达了支持武昭仪为后的决心,他们一个叫许敬宗,是贞观朝的老臣,却因为人品差劲,很让贞观朝其他大臣瞧不上;一个叫李义府,一直不入长孙无忌的眼,仕途不得志。李治一看有人支持自己,当即对其加官晋爵。

皇帝的意思这么明显,更多官员开始向李治和武昭仪靠拢,原本“坚决不能立武昭仪为后”的朝廷舆论开始转向,许敬宗甚至公开在朝堂上议论说:“种田老汉多收了麦子,都想换个老婆,为什么天子不可以?”而韩瑗、来济等宰相上书反对,一时间,朝廷上两派人马争执不下,李治两面观望,他的态度一向如此,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许敬宗又一再去劝说长孙无忌,都被长孙无忌严词拒绝。

很快,争执进入白热化,达到了高潮!

某一日,李治想在朝堂上正正经经地讨论一下“废王立武”的问题,事先听到消息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起商量对策,他们还找来了同为元老大臣的于志宁和李勣。褚遂良一向耿直,对另外三个人说:“为了朝堂,我们必须据理力争,明天上朝,我们也要表明态度。无忌是元老又是国舅,不宜与陛下当面冲突,就由我来劝谏陛下,你们在一旁支持。”于志宁自从被李承乾刺杀后,吓破了胆,一改从前的刚直,变得唯唯诺诺,不敢惹事,此时支支吾吾,李勣没有表态。

第二天李勣称病没来上朝,李治果然提出了立后问题。褚遂良一马当先,对李治说:“当年贤弟临终之时,执着陛下和皇后的手对老臣说‘佳儿佳妇,交付于卿’,言犹在耳,陛下怎么能舍弃发妻?何况陛下就算想要改立皇后,也当选择名门佳丽,武氏出身低,又侍奉过先帝,这样的人怎能服众?”褚遂良越说越激动,干脆扔掉手中的笏板,跪在地上拼命磕头,磕得额头鲜血淋漓,他大声说:“陛下如果执意要立武氏,就请让老臣辞官还乡!”

谁都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个地步,这时,一道严厉肃杀的女人的声音传了过来,只听她说:“陛下还不杀了这个狂徒!”原来,武则天一直躲在帘子后面,听到褚遂良一直在揭她的短,急火攻心,忍不住大喝出来。

一个女人竟然在朝堂上指手画脚,长孙无忌震惊了!李治竟然能允许这种事!而李治竟然听了武氏的指挥,命令侍卫去拉褚遂良,长孙无忌连忙喊道:“褚遂良是元老大臣!就算有罪也不能动刑!”这才制止了侍卫。

一场闹剧收场,双方都没占到便宜,废后一事仍然悬而未决。(www.xing528.com)

见舅舅无论如何不肯支持自己,李治干脆绕过长孙无忌,去找一直没发话的李勣问意见。同是元老大臣,李勣却不想和长孙无忌结盟,他对李治说:“这是陛下的家事,用不着问别人。”李治心里立刻有了底,有了李勣的支持,他不再害怕了。

局势急转直下,李治再也不过问长孙无忌的意思了,他对长孙无忌等人非常冷淡,却开始与李勣热乎起来,对他一手提拔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更是青眼有加。长孙无忌等人都是文臣,又都是忠臣,对于皇帝的疏远,他们毫无办法,也无法反抗。权力就在一夕之间离长孙无忌而去。

很快,王皇后被废,武氏的情敌萧淑妃一并被废。李治不但在后宫搞了一次大换血,在朝廷上,他终于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提拔自己看中的官员,颁布自己想到的政策,他终于从长孙无忌、李世民的束缚中放开手脚,开始享受身为帝王的乐趣。长孙无忌知道大势已去,他又恢复了之前的沉默。不同的是,从前他沉默,李世民会来找他问意见;如今他沉默,李治根本就不会想到他的存在。他成了被君王厌弃的臣子。

唐永徽六年(655)十一月,李治册封武氏为皇后,李勣亲自将代表皇后权力的印玺交到武氏手中,武皇后心愿达成,笑靥如花。李治为心爱的女人用尽苦心,能够立她为皇后,颇为欣慰,而经过这件事,那些多嘴的元老大臣们被他扫出了权力中心,更令他满意。

立后事件,标志着权力的转移。

李治继位后,虽说没有被架空,但朝廷的一切活动,都在长孙无忌的把持之下,与其说他是李治的臣子,不如说他一直都是李世民的亲信。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带着强烈的唐太宗色彩。直到立后事件之后,李治才算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虽然贞观老臣李勣也在这个班子中,但李勣是武将,对治国之事没有兴趣,也不会非要坚持贞观一朝的老做法。

作为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虽然有弄权杀死李恪等人的污点,但在他的辅佐下,永徽之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李治也学会了如何治理一个庞大帝国,朝廷稳定,边疆稳定,一切欣欣向荣,这都说明,长孙无忌是一个合格的顾命大臣,他完成了李世民交代的任务。但李治却嫌他管得太多,所以,长孙无忌注定要被疏远,而他在关键问题上与李治作对,又导致了他注定要面对悲惨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