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一个重大变化、两个没有改变、八个阶段性特征”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一个重大变化、两个没有改变、八个阶段性特征”的时代背景。

所谓“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所谓“两个没有改变”,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我们推动改革、谋划发展,必须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切不可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

所谓“八个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新世纪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我国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对着严峻挑战;既蕴含着巨大潜力,也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突出地显现出来,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地显现出来,发展付出代价过高的问题突出地显现出来。十七大把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概括为八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改变,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www.xing528.com)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面貌尚未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上述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抓紧采取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