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藏藏族服饰: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

西藏藏族服饰: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藏族服饰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藏族服装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西藏藏族服饰: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标记和徽记。藏族服饰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已能纺羊毛线织氆氇做衣,纺牛毛线织帐篷等。在这片地球之巅的高天厚土上,生长着勤劳智慧的藏民族,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同样古老、独特、灿烂的文化,而藏族服饰正是这百花园中最鲜艳的一枝。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都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腰、大襟的袍式服装相近的。只不过它的结构比袍类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一起了。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衣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藏族服装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衣饰类型。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西藏传统的达官贵人衣饰,质地高档,做工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相称。(www.xing528.com)

僧装:分为苯教僧装和佛教僧装。苯教僧装中的坎肩、僧裙、莲花帽等边沿都有一道蓝色的边子,苯教典籍也均为天兰色,故俗称“兰色的苯教,兰色的衣”。 

俗装:分为男装女装。其基本特点为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