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方国珍、张士诚南唐起义-诗说中国•4

方国珍、张士诚南唐起义-诗说中国•4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87章方国珍、张士诚起义天门行王逢天门高高俯四极,寸田尺地登板籍。他的存在破坏了元朝的海运,使大都处于饥困之境,至正十六年,方国珍授命运粮进大都,但方国珍与张士诚互相猜疑,迟迟难以起运。方国珍慑于朱的军力,即纳士归降。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发布了进讨张士诚的命令。徐达、常遇春首攻湖州,双方展开激战,张士诚深感情况危急,亲率龙船增援,常遇春乘风纵火,焚其赤龙船,军资器械,一时俱尽。

方国珍、张士诚南唐起义-诗说中国•4

第87章 方国珍、张士诚起义

天门行

王逢

天门高高俯四极,

寸田尺地登板籍。

泽梁无禁渔者多,

瀚海横戈恣充斥。

去年官饷私敚攘,

今年私酬官价偿。

屠烧县邑诚细事,

大将不死鲸鲵乡。

王逢(1319~1388)元明之际诗人,字原吉号最闲园丁,又称梧溪子、席帽山人,著有《梧溪集》七卷。

【注释】(www.xing528.com)

天门:星名。

鲸鲵乡:比喻沿海地区。

这首诗是作者站在元政府的立场上招降方国珍的一篇古风,四句为一段。第一段概括交待了沿海地区的动乱,第二段描写方国珍与元政府冲突,其余部分写方国珍受招安的情景。元末战乱频繁,人民流离,作者也深受战乱之苦,从这方面出发,他希望方国珍与元朝廷言和,但战事已起,全国范围的起义已经不可阻挡。

方国珍叛降不定

方国珍(1319~1374)。元末台州黄岩人,也以贩海蓝为生。方国珍早在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就首次反元。元政府随即命朵儿只班镇压,追至福州五虎门,方国珍不支,焚舟将遁,但官军却自相惊溃,朵儿只班为方所擒。方国珍迫使他上招降之状,他授官还乡,却聚兵不解。至正十年叛走入海,孛罗贴木儿等再次进讨,方国珍擒孛罗贴木儿,再次请降。元政府派使招安,要方解散部众,上交海船、兵器,但他并不听命。至正十二年,元军进攻徐州,大募舟师守大江。方国珍暗自疑惧,又叛入海。元政府又命进讨。至正十三年正月,方国珍又降。被令其交纳海船,遣散部众。然而,方国珍不从,仍拥海船一千三百余艘,占据海道,阻绝粮运。至正十四年,元廷以招抚无功,兵攻方国珍,方打败元军并擒其元帅,要挟元廷。至正十六年,方国珍再次投降,被命为海道运粮漕万户,兼防御海道还粮万户。至正十七年,元廷利用他北攻张士诚,乃加封他为江浙行省参政。他率舟师五万击张士诚,五战五捷。此时的方国珍据有温、台、庆元诸郡,臣服于元而又割据自守。他的存在破坏了元朝的海运,使大都处于饥困之境,至正十六年,方国珍授命运粮进大都,但方国珍与张士诚互相猜疑,迟迟难以起运。经使者往来劝谕,海运在中断七年后恢复,使苟延残喘的元廷稍得接济。这时,朱元璋的势力已进入浙东,与方国珍接境。方国珍慑于朱的军力,即纳士归降。实际上他仍割据如旧。

至正二十五年九月,方国珍被任命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次年又改任江浙省左丞相,他的子弟也都被授予高官。这时,朱元璋已攻下杭州,数遣使招降方国珍,但方并不兑现诺言,而是北通元廷,南联陈友定,企图继续独据一方。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兵进攻方国珍。经过数月激战,方被迫乞降。

方国珍在台、温、庆三府保定安民20年,避免了战争的祸害,代之以生产和贸易,大大改善了渐东的经济条件。

张士诚起事

张士诚(1321~1367),元末泰州人原是泰州白驹运盐船的船工,至正十三年正月,他率盐工起义,首先攻破泰州,有众万余人。反元力量中非红巾军系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便是张士诚。他和方国珍控制区域相邻,有很多相似之处。至正十四年正月,他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由于张士诚占据高邮,控扼南北大运河,使这条南北动脉梗塞,对元朝的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

至正十六年三月,张士诚进据平江,七月南破杭州,但很快被官军杨完者收复。至正十七年七月,朱元璋兵攻张士诚,使其损兵折将,气焰大挫,同时,张士诚又屡为杨完者所败。于是,张士诚向元廷请降。他虽然投降了元朝,但在其所控制的区域内,城池、府库、甲兵、钱谷仍然自己掌握。至正十八年,达识贴睦迩以杨完者横暴难制,勾结张士诚,阴谋去除杨完者。于是,他趁机将杨完者围杀,并占据杭州。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张士诚与朱元璋相持在江阴、太湖至杭州一线,与方国珍则各据地自守。而在江北地区则乘虚发展,北至济宁,全境南北达二千余里。至正十八年一段时间里,他受元廷之命,与方国珍合作,海运粮食至大都。

朱、张之战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攻朱元璋。然而,张士诚部将李伯升以二十万之众,遇常遇春驰援,一触即退。张士诚完全没有利用朱元璋以主力西向对付陈友谅的时机,取得有利的形势。相反,他却利用此时机,发动部属,自颂功绩,要求元廷授予他王爵。然而,元廷吝而不授。于是,在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他便自称吴王,并停止了海运。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发布了进讨张士诚的命令。和陈友谅内部上下离心的情况相反,张士诚部始终维持着一个稳定的领导集团。为此朱元璋制定了不同的战略。徐达、常遇春首攻湖州,双方展开激战,张士诚深感情况危急,亲率龙船增援,常遇春乘风纵火,焚其赤龙船,军资器械,一时俱尽。此后,张士诚旧部援绝,粮饷也匮乏,很多士兵投降。湖州完全孤立。不久,湖州投降,张士诚的败亡已势不可免了。此后不长时间徐达便兵围平江,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送至建康后被乱棒打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