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十三宾:评说兵法应用,曹操三将合力保合肥

三十三宾:评说兵法应用,曹操三将合力保合肥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十三宾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张辽只有士兵7000人,却要对付10倍于他的吴军,士兵个个谈战色变,情况十分危急。张辽以威武勇敢著称,乐进以有胆有识闻名,李典“有雄气”、“不与诸侯争功”,三将各有特色,曹操根据三人的长处委以重任,确保合肥不致失守。

三十三宾:评说兵法应用,曹操三将合力保合肥

三十 三 宾

【原文】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1)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2),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3),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注释】

(1)宾客:将领身边协助决策,担任官职的人。

(2)有词若县流:即口若悬河,形容人很会说话。

(3)龙泉:剑名,古时锋利无比的宝剑。

【译文】

军队行军打仗,一定要有幕僚一起议论事情的利弊得失,作为将领的参考。有的口若悬河,奇特的谋略深不可测;有的见识广博,又有多方面的才干和技能,这是万众所崇仰的,可以作为上等幕僚。有的勇猛好比熊虎,轻捷就像腾跃的猿猴;刚强如铁石一般,锋芒似龙泉宝剑,这是一时的英雄,可以作为中等幕僚。有洋洋万言但其中有可能说对的,而仅有微薄的技艺与才干,具备普通人的能力,这种人可以作为下等幕僚。(www.xing528.com)

【心得】

在此,诸葛亮强调在军队中要广罗各种各样的贤才,并根据个人的能力大小,给予他们不同的待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战争谋划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建议、意见来权衡利弊,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个人独断专横的失误,弥补个人智慧的不足。历史上无数成功将帅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招募各式各样的人才,发挥众人的智慧,故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战国时期,曾盛行养士之风,据说,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特别是在战国中期以后,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有不少食客。如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中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泰国的文信侯吕不韦,所养的食客高达3000人。在他们所养的食客中,有各式各样的人士,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被网罗。他们往往为主人出谋策划,经办各种事务,或替主人著书立说等等,辅佐主人成就了不少大事。

三国鼎立之时,曹操也网罗不少贤人将士,为他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15年,孙权率10万大军直逼合肥,当时合肥的守将是以威猛著称的大将张辽。张辽只有士兵7000人,却要对付10倍于他的吴军,士兵个个谈战色变,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曹操派人送来一个木匣,匣内有一封信,信中写到,如果孙权攻打合肥,就由张辽、李典两名将军出去迎战,乐进将军守城。张辽认为孙权趁曹操远征在外,率大军来犯,以为城内空虚,必胜无疑,只要能争取主动,打击他们的锐气,就能守住合肥,而乐进则认为敌众我寡,不应轻易出战应敌冒险。待东吴大军压境,张辽意气慷慨:“现在已是生死关头,待我出城,与孙权决一死战。”说完,立即吩咐备马出城迎敌。李典见状,慨然而起,说道:“既然将军如此,李典难道会因私废公吗?我愿意听从将军指挥,一并出城杀敌!”原来,李典与张辽一向不和,所以之前一直没有作声。

于是乐进守城,张辽与李典一起率领800名精兵乘孙权军队集结未妥之际,突然杀入大营,孙权被打得措手不及,慌忙上马逃窜,吴军死伤惨重。待孙权回过神来,重新集结好部队,准备与张辽一战,而张辽、李典已率800名勇士退回城中。吴军初次迎战,就遭受惨败,大伤锐气,人人都惧怕张辽的威名。后来吴军虽然倚仗人多势众,天天攻城,但已是士气低落,心怀恐惧,攻城也不卖力,一连攻了10多天,合肥依然固若金汤。合肥之所以能够久攻不下,与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不无关系。张辽以威武勇敢著称,乐进以有胆有识闻名,李典“有雄气”、“不与诸侯争功”,三将各有特色,曹操根据三人的长处委以重任,确保合肥不致失守。

世间万物,各有其不同功用,绝对无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关键看你如何使用它。

清代有一名军事将领杨时斋,他“以聋子为侍从,以哑巴为探子,以瘸子守炮台,以瞎子战前伏地听动静。”他的军队从未发生过泄密,临阵脱逃,谎报军情等事件,原因何在?

关键在于杨时斋善于用人,善于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加以使用。他深知军中无无用之人,关键看你如何使用。因而,在杨时斋的使用下聋子、哑巴、瞎子、瘸子等这类在常人看来无用的残废在军中却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的短处恰恰成了他们的长处,成了正常人不可替代的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