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兵书: 评说与现代应用

中国古代兵书: 评说与现代应用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不陈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诸葛亮在此论述了为君、为将的“不陈”。因此德军便将苏军坦克部队误认为是自己撤退的部队而任其通过。就这样,苏军未费一枪一弹,大摇大摆地突破了德军的几十里防线,抢先夺占大桥,堵住德军的退路。

中国古代兵书: 评说与现代应用

十五 不 陈

【原文】

古之善理者不师(1),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2),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3)作士师,人不干令(4),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雨而苗民格(5),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注释】

(1)不师:不陈兵出师。

(2)安其居,乐其业:安、乐,都是使动用法,意谓安居乐业。

(3)咎繇:舜时掌管刑罚之官,亦称皋陶

(4)干令:犯法。

(5)格:服从、归顺。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使用军队,善于使用军队的人不用摆兵布阵,善于摆阵势的人不轻易作战,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善于处理败局的人不会灭亡。从前圣人治理国家,使人们安居乐业,长期互不侵犯,这就是所谓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使用军队的例子。例如,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制度,任命皋陶担任司法官,人们不冒犯政令,刑法无处施用,这就是所谓善于指挥军队的人不用摆兵布阵的例子。又如大禹率兵讨伐有苗部落,虞舜命令士兵挥舞盾牌和雉羽,有苗部落的民众就归顺了,这就是所谓善于摆兵布阵而不轻易作战的例子。再如齐桓公在南方征服了强大的楚国,在北方降伏了山戎,这就是所谓善于作战而不会失败的例子。再比如楚昭王,遭受大举进攻的灾祸,而到秦国请求救兵,终于能回到国都,这就是所谓善于处理败局就不至于被灭亡的例子。(www.xing528.com)

【心得】

善于统筹安排、管理策划的统帅,即使不战,也能屈人之兵。诸葛亮在此论述了为君、为将的“不陈”。他指出,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如果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敌人是不敢对这样的国家轻易发动战争的;而一个善于管理军队的指挥者,由于治军有方,军队战斗力强,这样的军队即使不摆开阵势,敌人也无可乘之机;一个善于摆阵的将领,单凭一种气势,就能让敌人屈服;而善于处理败局的人,能处败不惊,并根据时与事的变化,抓住有利的时机,利用一切条件,起死回生。

1942年11月,苏军在史达林格勒发起反攻作战,西南方军第26坦克军的任务是穿插到敌人后方。当坦克军到达彼烈拉佐夫斯基附近时,军长罗金少将得到报告,德军正朝顿河方向撤退。此时如果要堵住敌人的退路,必须马上抢占卡拉奇附近的一座桥梁!然而,卡拉奇正处于敌人防御的纵深地带,要想突破这几十里的防御,可说是难上加难!此时天色已暗,对意图隐蔽通过敌人防线的苏军而言,必须严格控制灯火,进行严密的伪装,并随时准备展开战斗队形。

但罗金少将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他命令所有的坦克都打开车灯,排成行军纵队,沿着奥斯特罗夫到卡拉奇的公路,全速前进,几十里外都能听到震耳的隆隆声。坦克队伍很快就到达德军的防御阵地,却没有停顿,仍然往前冲。德军做梦也想不到:苏军的坦克,竟然亮着车灯,排着行进纵队,在他们的眼前横冲直撞。因此德军便将苏军坦克部队误认为是自己撤退的部队而任其通过。就这样,苏军未费一枪一弹,大摇大摆地突破了德军的几十里防线,抢先夺占大桥,堵住德军的退路。

罗金少将巧妙地利用坦克纵队,大开车灯,大摇大摆地闯过德军的关卡,此乃凭着一股无所畏惧的气势,以敌人做梦也想像不到的方式出奇制胜。由此可见,罗金少将不愧是位善于摆阵的将领。

公元234年,吴国趁蜀、魏两国交战之际,兵分两路伐魏。其中,由吴主孙权率领的一路大军直攻合肥,但不料魏军早有准备,很快将其击退。由陆逊率领的另一路吴军奉命攻打襄阳,在孙权所率领之部队失败之后,便陷入孤军深入的危险局面。

陆逊得知孙权兵败的消息后,强自镇定,下令士兵在驻地种菜植豆,自己则整日与将士下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部下不解,问他为什么不尽快撤兵。陆逊回答:“现在敌强我弱,我们一退兵,敌人就会随后掩杀过来,必定给予我们极大的杀伤力。所以,即使退却也要不受损失才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陆逊将所有的军队集结起来,浩浩荡荡地向襄阳进攻,一路上扬言要拿下襄阳城。

魏军万万想不到吴军竟敢向自己进攻,慌忙地在襄阳城外集结力量,摆开阵势,准备与陆逊决一死战。但却久候吴军不至,派密探四处打探后,才知道陆逊在途中突然下令撤退,往江边登上事先准备好的船只,返回江东。等魏军醒悟过来,追到江边时,只见滔滔江水流淌,哪里还有吴军的影子!

吴将陆逊在兵败的情况下,处败不惊,利用计谋让魏军将领一惑于陆逊种菜植豆,二惑于吴军佯攻襄阳,根本没有料到吴军战败后退守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因为陆逊善于处理败局,才使吴军顺利撤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