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兵书:四十厉士夫用兵之道与现代应用

中国古代兵书:四十厉士夫用兵之道与现代应用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十厉士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同时,作为一军之将必须身先士卒,亲为表率。后来,曹彰作战,果然能身先士卒,英勇异常。部众见主将身先士卒,指挥有方,皆勇烈齐奋,呼声动地,无不以一当百。将帅身先士卒,实在是一支军队杀敌制胜的法宝。

中国古代兵书:四十厉士夫用兵之道与现代应用

四十 厉 士

【原文】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1)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2)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3),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4)矣。

【注释】

(1)瞻:封赏。

(2)畜恩:不间断地施予恩惠。

(3)先之以身:以身作则。

(4)劝:受到鼓舞。

【译文】

带兵的方法在于以高官厚禄使他们受到尊敬。以钱财封赏他们,则兵士无不愿意前来效忠;以礼法相待,用威信统领,则兵士莫不拼死作战;不断地施予恩惠,并公平执法,则兵士无不服从;作战时,将领身先士卒,撤退时,将领以身殿后,则兵士莫不勇往直前。只要小善行都记录下来,小战功也予以奖赏,则兵士莫不受到激励。(www.xing528.com)

【心得】

古代行军打仗,也要善用“激励机制”。在此强调如何鼓励士兵,增强战斗力。诸葛亮指出,可以用爵位、财物来吸引人才;用礼仪、信用笼络人才;用恩威来征服人才。同时,作为一军之将必须身先士卒,亲为表率。而“小善必录,小功必赏”,有才能之人必然深受鼓舞,也才能“士为知己者死”,为国效忠。

《纪效新书·卷首·纪效或问》:“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所谓同滋味者,非独患难时同滋味,平处时亦要同滋味。”《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写道,曹操次子曹彰,从小就善骑马射箭,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曹操曾告诫他说,你不爱读书而光喜好骑马射箭,这只是匹夫之勇,不足贵。曹彰说,大丈夫应当学汉朝将军卫青霍去病,征战沙漠,长驱数10万众,纵横天下。干吗要当学究呢?曹操曾经问他的孩子们都有什么志向,曹彰说他想当将军。曹操问他怎样能当将军,他回答说:“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大笑。后来,曹彰作战,果然能身先士卒,英勇异常。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段颖任破羌将军。在征讨西羌的路上,他非常关心部下,以仁爱之心对待士卒。如果士卒受伤,他会亲自去探视,为其治疮。征战10余年来,常常以身作则,与士卒同甘共苦。而且对有功的士卒,都能论功行赏。所以全军上下都愿为他而死战到底。

公元576年,齐军围晋州(即平阳),楼堞都被打坏了,城墙只剩下7尺来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残酷,周守军梁士彦慷慨自若对部众说,“死在今日,吾为尔先”。部众见主将身先士卒,指挥有方,皆勇烈齐奋,呼声动地,无不以一当百。

公元917年。晋将李嗣源率军救援幽州,过了现在的北京房山县西北,沿山间小河前进。李嗣源派部将李从珂率3000骑兵为先锋,到达山口时,遇契丹骑兵万余人堵住山口,李从珂将士失色,部队进退两难,在此危急时刻,李嗣源带领百余骑跑到队伍前头,奋勇前进,反复三次攻入敌阵,斩契丹酋长一人。晋军跟随,一齐进攻,迫敌后退,晋军出得山口。

古代将帅治军,都很重视“身先士卒”。我们现在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也是这个道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帅身先士卒,实在是一支军队杀敌制胜的法宝。

在现代商战中,公司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同样需要激励员工,使之真心真意为公司的发展尽力。日本桑得利公司的老板岛井信治郎先生在创业之初相当艰苦,公司员工寝室的卫生条件很差,还不时有臭虫出现。有一天,岛井信治郎听见员工抱怨寝室的臭虫太多,晚上根本无法入睡。当夜,在所有的员工进入梦乡之后,岛井信治郎拿着蜡烛轻轻走进员工的寝室,到柱子的裂缝中、柜子的空隙里为大家抓臭虫。此时恰好有一名员工偶然醒来,看见老板岛井信治郎的举动,激动得热泪盈眶。另外,桑得利公司有位叫作田的员工在进入公司后不久,父亲不幸去世,他不愿意惊动公司的同事,想自己悄悄地把丧事办完。但是他没想到在出殡的那一天,岛井信治郎带着全公司的员工来帮忙,令作田感动万分。所以,桑得利公司的所有员工在工作中都特别卖力,所以公司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之中。

战乱之秋,军队需要让士兵拼死作战才易获胜;和平之世,企业需要激励员工的工作斗志,才有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岛井信治郎为员工捉臭虫来激发大家对桑得利的感情,看来一向严厉的日本人也深谙励士的诀窍,那么日本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