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大丈夫的意义与标准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大丈夫的意义与标准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丈夫,指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时,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为进退。这里强调了三层意思:其一,是指大丈夫的思想基础。有仁心、知礼节、行大义,这是大丈夫的思想根基。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大丈夫的意义与标准

大丈夫,指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大丈夫”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他是这样表述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时,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为进退。

这是一段思想容量极为丰富的文字。这里强调了三层意思:其一,是指大丈夫的思想基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里连用了三个比喻:居住在天下最广阔的居室中,喻“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喻“礼”;行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喻“义”。有仁心、知礼节、行大义,这是大丈夫的思想根基。其二,是指大丈夫的奋斗精神。这里用了“得志”和“不得志”两词。如果事业推进得顺利,就同老百姓一起循着正道前行。如果事业推进得不顺利,就是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默默无闻地独自坚持干下去,等待时局的好转。这是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三,是指具体的个人品格。“富贵不能淫”,大富大贵也不能使他心志放荡走向邪僻;“贫贱不能移”,贫穷和卑贱也不能使他的节操有所改变;“威武不能屈”,在威势和武力面前也不能使他的意志有所屈服。(www.xing528.com)

孟子关于大丈夫所必备的“三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人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千百年来已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成为最可珍视的民族文化遗产。

魏惠王三十五年(前335年),魏惠王以厚币招贤者,于是,邹衍、淳于髡、孟子都来到了魏国。在魏国,孟子曾与魏惠王讨论过“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的著名命题。不久,孟子又来到了齐国齐宣王在他的华美的住处雪宫接见了他。齐宣王向孟子夸耀起了自己舒适的居住条件给他带来的欢乐,孟子不以为然,直白地告诉他,“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非也”,意思是,作为老百姓的上司而不与民同乐,那是错误的。结论只能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