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掖与黑河的联系与断流现象

张掖与黑河的联系与断流现象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黑河的主源张掖河,古称羌谷水,因祁连山南古为羌人游牧之地而得名。因而北大河下游与黑河间从五星到鼎新间的河道完全断流。清代张掖人马羲瑞的《黑河夏涨》值得一读:百川入海尽东浮,谁挽洪波却倒流。“道阻”,说明现在疏勒河与黑河已经分隔成了两个水系了。

张掖与黑河的联系与断流现象

五、张掖黑河

张掖之所以成为“闪金灼银”的风水宝地,就是因为有黑河丰沛水量的滋润。本书下面会另辟章节,专门谈黑河的终点湖居延海的危机,因此,此处先分析其上游与中游。

不能让心灵永远沉重,让笔尖永远滞涩。比如谈风月,先从一个轻松的话题入手。

远在汉代,河西4郡中的张掖,与武威郡相同均领属10个县,人口与辖地,都比酒泉郡和敦煌郡要多。这里水资源充足,适于放牧与耕垦,能容纳较多的人口。

黑河又叫溺水,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在内蒙古额济纳境内又称为额济纳河,最后注入东、西居延。黑河的主源张掖河,古称羌谷水,因祁连山南古为羌人游牧之地而得名。

2005年夏天,我沿黄河的主要支流大通河,来到祁连山南麓,从河谷直到高山草场,翻过海拔近4 000米的金羊岭,最后来到祁连山通往张掖的险峻峡谷扁都口。高山上,晴雨无常,花海子水平如镜。峡谷中溪流急湍,雪浪滚滚——这河流不过是黑河一条不起眼的支流。在如注的豪雨中,我一脚浅,一脚深地去寻找原始部落留下的岩画,衣衫全湿。我伫立在茫茫雨中,百思不得其解,如此浩大的水流,如何会被统统拦截,而最终使居延海成了又一个罗布泊

用不着追溯久远。

水量丰富的黑河,出祁连山后,在张掖盆地中形成了许多湖泊沼泽,林草植被繁茂。直至清代张掖的临泽县境内还有许多沼泽。据《甘肃通志稿》记载,在县东南“有湖滩纵十余里,横五里,与五眼泉连,地皆如洳,夏秋陷马”;在县西有西湖,“纵五里,横三里,西南隅有巨泉涌出”。

清代史地学家沈丹崖,曾监管军需粮草进驻酒泉。他是浙江嘉兴人,远走河西,如行江南水乡,一路上自在地吟诗,“恍疑身坐鉴湖中”,“便拟山阴上小舟”。他在《过高台县》中写道:

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都风景绘屯庄。

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

紫燕掠泥穿曲港,白鸥冲雨过横塘。

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兵行寄羽觞。

南都,即南阳郡,这里借指南方。河西走廊农村,水色天光,鸥鸟翔集,竟是塞外江南的画面。

近几十年来,随着上游过度开垦,支流干流上闸坝增多,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黑河的主要支流北大河,是肃州,即今天酒泉的“母亲河”。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大河的上游和中游,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中游酒泉市东北部修建了鸳鸯池水库,在金塔县修建了解放村池水库,这两个平原池水库的容量很大,北大河之水全部被拦蓄,甚至没有余水下泄。因而北大河下游与黑河间五星到鼎新间的河道完全断流。北大河也脱离黑河,成了一个独立的内陆河水。(www.xing528.com)

考古学家景爱考察,北大河鸳鸯池水库灌区,上个世纪50年代初植被覆盖率为70%~80%,到了80年代中期已经下降为10%~15%,红柳丛由原来的2米高,下降为0郾5米。天然胡杨林大片地枯萎死亡,其死亡率达38%以上。森林植被的衰退,引起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活化,转变为流动沙丘。干涸河道中的砂粉,乘风移动飞扬,湮没两岸田野。所有这些都使沙漠化过程不断加剧,使金塔县北部出现了大片沙丘的流动,高大者可达10米以上。[2]

这两个平原水库,最后完全终结了北大河的生命。

新世纪开始的几年中,黑河上的闸坝终于向居延绿洲“成功调水”。上游大坝向下游开启闸门下泄一些救命的水源,被赞美为“一曲绿色的颂歌”,“值得大书特书”。有关部门还为此专门出了本书,“调水”成了当年水利工作的重大成就。

黑河边成片枯死的胡杨林,唐代诗人王维曾在这里写下:“十里一走马,十里一扬鞭”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虽然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与冲动,我还是为自己穷究的执著感到无奈。我缺少文人雅士那种出世的境界,也没有那份清高。近二十年的记者生涯,养成这样的性格,总是想切近难题,踏破谜底,了解真相。而了解真情后,又常常感到迷惑甚至愤懑。不说也罢,说出来也许使一些人不快,但还是不得不说,这样心里好受些。

黑河的所谓调水,其实就是中游与上游灌区闭闸,集中一段时间使河水下泄,使之能达到下游。这不是什么创造,是过去就有的老办法。

黑河分水是清代雍正年间制定的政策,而非什么创举。《新纂高台县志》中记载,当时川陕总督年羹尧规定,“芒种前10日,封闭甘、肃、高台渠口,镇夷、毛双各堡得受水10日,永以为例”。

镇夷峡即今天甘肃高台县正义峡,是通向下游居延海的闸坝所在地,当时年羹尧在这里驻军时,制订了“均水制度”。从现在看,这是西北水利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管理法规”。

总督年羹尧大人似乎没有为自己留下“绿色颂歌”之类的诗篇。他也许觉得在春灌季节,封闭上游各渠口,集中下泄,有利于全流域的公平和谐均水,仅此而已,不值得称颂。

清代张掖人马羲瑞的《黑河夏涨》值得一读:

百川入海尽东浮,谁挽洪波却倒流。

道阻三千归玉塞,渠分十二统甘州。

雪消众壑愁漂石,水泮长堤喜溉畴。

可惜狂澜无砥柱,教人五月恨箜篌

这首诗中隐存着较多的信息,透露出当时黑河的水文和灌区的情况。“洪波倒流”,是指黑河“一江春水”并不东流,而是转向西北,即“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古人曾认为黑河流向玉门关以西,与疏勒河相通。“道阻”,说明现在疏勒河与黑河已经分隔成了两个水系了。“渠分十二”,记载了黑河中游有十二条引水干渠。据《甘州府志》记载,“黑河源出南山,过龙王庙,南北贯通,东西分十二道:马子渠、平顺渠、大满渠、大满新渠、小满渠、小满新渠、大古浪渠、小古浪渠、大官渠、城北渠、溢源渠、新丰渠等”。“漂石”则是河水泛滥,水势汹涌浩大,石头在水中翻滚。“箜篌”的典故,则源自汉曲相和歌辞《箜篌引》,又叫《公无渡河》——这里即化其“无渡”的用意,指黑河水势猛涨,大得无法摆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