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击伤救治:必要的基本方法

电击伤救治:必要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电击伤的救治当身体某部触及电源或雷电,超过一定极量的电流能量通过人体时,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为电击伤。如今的社会,电击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且由于电击伤后常出现呼吸、心搏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伤员生命。因此,掌握一些电击伤救治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因此,电击伤的患者都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电击伤救治:必要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电击伤的救治

当身体某部触及电源雷电,超过一定极量的电流能量通过人体时,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为电击伤。如今的社会,电击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且由于电击伤后常出现呼吸、心搏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伤员生命。因此,掌握一些电击伤救治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一、电击伤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

一般说来,电击(雷击)对身体损伤的程度,取决于电源的种类、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身体的电阻、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与人体接触的时间以及身体当时的状态等因素。直流电只是电流开始时和关闭时发生的肌肉痉挛,而交流电却在每一周期都产生肌肉痉挛,所以,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害越大。一般认为36V的电压,对人体没有生命危险,24V以下是安全的,220~1000V的交流电能同时影响心脏和呼吸中枢,1000V以上的交流电先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再使呼吸停止。电流量越大,对人体的损害就越严重,一般认为人体对1mA的电流无感觉,2mA的电流能产生轻微麻木感,25mA的电流长时间通过心脏可引起危险。100mA的电流即可引起心室纤维颤动。身体对电流的阻力,因组织不同电阻功亦不同,电阻越大的组织损伤越小,比如厚皮肤电阻大,烧伤浅;薄皮肤(颜面、胸腹部)电阻小,烧伤较深,特别是皮肤表面潮湿时,电阻变小了,烧伤就更深些。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造成危害的程度也不同,若电流通过脑和心脏,则可引起呼吸、心搏停止,故最为危险。

二、电击对人体的损伤

电击对人体的损伤可表现为电接触部位的烧伤和全身损害两个方面。

1.电烧伤

(1)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直接烧伤:临床上一般所指的电烧伤,多有“入口”和“出口”,入门的损伤较出口严重。皮肤烧伤的面积不太大,大多为椭圆形,呈灰黄色、黄色或焦黄,中心稍下陷,严重者可完全炭化,破坏较深,可达肌肉、骨骼或内脏。高压电烧伤时则更严重,甚至无表面烧伤,而深部组织广泛损伤。电烧伤早期很难估计烧伤的程度,一周后才开始出现广泛的组织坏死。

(2)电弧(雷电)或电火花引起的烧伤:这种烧伤可单纯发生或与直接电烧伤同时发生,多为浅层烧伤,但亦可较深。有时肢体触电,使肌肉强烈收缩,在关节的屈面(如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处)形成短路,发生火花,引起多处损伤。

(3)因电火花点燃衣裤等发生的烧伤:同一般热力烧伤一样,烧伤面积较大,但一般损伤程度较浅。(www.xing528.com)

2.全身损害

电击后对全身的损害轻重不一。轻者,可因肌肉发生强烈收缩而把人体弹离电源,一般仅为面色苍白,表情呆滞,短暂的头晕、心悸,触电肢体麻木,皮肤灼痛,无昏迷,心脏正常或出现期前收缩(早搏),休息后恢复。重者,电击后可立即出现短时间昏迷,呼吸不规则,发绀,心搏加快,心律不齐,可出现心室纤维颤动,血压下降(电休克),经治疗一般可恢复或有头晕、眼花、耳鸣、听力视力障碍等。垂危者可见于高压电击伤,或低电压长时间电击伤,表现为呼吸、心搏停止,如及时抢救,部分伤员可望得救。

三、迅速脱离电源

迅速脱离电源,是抢救电击伤患者的关键。如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用最快的方法使其脱离电源。在低电压触电时,可用关电闸、拔插头或用干燥竹竿、木棍等绝缘物体挑开电源。如触电者紧握电线,又不能迅速断电时,应用绝缘工具切断电线。高压电触电时,应按照一定操作程序拉闸停电,或用专门的绝缘安全用具,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四、迅速查明伤情并急救

切断电源后,立即检查心搏和呼吸是否停止,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者,最好先在心前区捶击5~6次(有时可使心脏立即复跳),无效时,立即进行体外心脏按压。方法见心肺复苏术。电击引起的心搏骤停,是心搏骤停中复苏率最高的一种,切不可坐等医务人员来抢救或送医院,以免延误挽救生命。

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心搏、呼吸停止的伤者,虽经现场急救复苏,但也有再停的危险,且复苏后的后继问题也很多,不是非专科医生所能处理的。仅有烧伤的患者,由于难以估计烧伤的程度,也应到医院诊治。因此,电击伤的患者都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