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里巴巴正传:马云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阿里巴巴正传:马云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在引入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和新文明成果的过程中遭遇巨大的阻力,经历了很大的曲折。经过精心的准备与不懈的努力,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外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一步步地接近能为人们带来无限想象力的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这也从技术上、舆论环境上为全功能接入全球互联网做好了充足准备,中国网络融入世界范围内信息互通网络的重要时刻终于就要到来。

阿里巴巴正传:马云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时代背景】

互联网1969年诞生于美国,之后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此后北美、欧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加入互联网。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在引入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和新文明成果的过程中遭遇巨大的阻力,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经过精心的准备与不懈的努力,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外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一步步地接近能为人们带来无限想象力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从1986年启动中国学术网项目,并通过卫星链路远程访问日内瓦的主机节点,到1987年从本土经由意大利和德国的互联网路由节点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再到1990年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以及199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租用美国卫星链路接入美国能源网,最终于19944月初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认可,正式开启中国拥抱全球互联网的时代,期间凝聚了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国际友人、国际友好组织、政府决策部门的辛劳和心血。一方面,互联网早期由于政治原因拒绝更多国家、更大程度接入和使用的局面被打破;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初期的技术门槛较高,资源极为紧缺,因此仅有科技工作者、科研技术人员等很少的人群使用,而且使用的范围也被限制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较窄领域(www.xing528.com)

我国各方面都很重视互联网的引入与建设,积极筹备国内互联网络的基础建设,并且逐步建成一些高水平的科技专用网络以及校园网络,如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的主干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高校校园网,以及中科院院网都于1992年年底顺利完成。这也从技术上、舆论环境上为全功能接入全球互联网做好了充足准备,中国网络融入世界范围内信息互通网络的重要时刻终于就要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