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便秘对证自疗:经络体系与腧穴

便秘对证自疗:经络体系与腧穴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十二条经脉是经络体系的主架构,被称为“十二正经”。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总称十四经。经络体系与脏腑体系存在广泛深入的交叉与重合,因此在临床上不可割裂看待。而针灸治疗中,经络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则更加直观,那就是腧穴。经穴的部位均在其所属的经络线路上。

便秘对证自疗:经络体系与腧穴

二、经络体系

1.十二正经 经络体系是中医对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模拟体系。经络体系内容复杂,但最核心的是十二条经脉。这十二条经脉是经络体系的主架构,被称为“十二正经”。十二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脏腑、阴阳三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分布在上肢还是下肢,手经表示这条经脉在体外的循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循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阴阳则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其中又包含阴气与阳气多寡的含义。阴气最盛者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者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十二经以外还有两条经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是任脉和督脉。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总称十四经。

利用经络进行诊断与治疗时,医生都要关注某条经脉归属于哪个脏腑,它的循行路线经过身体的哪些部位等。经络体系与脏腑体系存在广泛深入的交叉与重合,因此在临床上不可割裂看待。经络学说在中医临床中最显著的应用,应该说是针灸治疗。而针灸治疗中,经络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则更加直观,那就是腧穴。

2.腧穴 腧穴是经络体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气府论》将腧穴定义为“脉气所发者”,如“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说明腧穴所在部位和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以及功能联系。

在腧穴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腧穴认识的不断深入,依据其分布特点、主治规律以及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等,人为地将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经穴的主治与所属经脉的循行分布关系密切,既能治疗经脉在体表循行部位的病症,也能治疗经脉所连属的内在脏腑病症,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经穴的部位均在其所属的经络线路上。在临床和教学当中,经络绘制的方法通常便是将每个经穴的具体位置找到,然后画一条线将这些穴位串联在一起,这条线便是这条经脉的外部循行的准确位置了。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有奇异和奇特的意思。奇异是指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大多数不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等。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凡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激的部位,统称为“阿是穴”。通俗的说法,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在体表的一些地方进行按压。当按到某个地方时,病人疼痛地不禁喊出声音来,这就是阿是穴。也就是病人对医生说:“啊,真疼,就是这个地方。”

腧穴在某些方面就像中药,各自有其特性与主治病症。我们以肺经的穴位“列缺”为例,简单了解一下。(www.xing528.com)

列 缺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

【取法】

①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处是穴。

②立掌,把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

①头面五官病:头项强痛,咽喉肿,口眼斜,齿痛。

肺病:咳嗽,气喘,咯血。

③前阴病:尿血,小便热,阴茎痛。

④经脉病:手腕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