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房奴、卡奴、股奴、菜奴的结果不快乐

为什么房奴、卡奴、股奴、菜奴的结果不快乐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人们套用“房奴”、“卡奴”的概念,又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做“菜奴”。然而,即便在把市场经济当成天条的美国,对于房价、股价、物价等,也不拿“看不见的手”说事,而总是要求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控市场,例如税收、利率等。股民们不把自己称为“股奴”,无非是中了“看不见的手”这种谬论的毒。这也是当今中国政府对于国有企业在控制物价中的要求。

为什么房奴、卡奴、股奴、菜奴的结果不快乐

物价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大。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一系列神奇的涨价,富有极高智慧的中国百姓发明了一系列新的词汇,比方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玉米疯”、“辣翻天”、“棉花掌”、“药你命(中药材)”,等等。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物价上涨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发改委制定了很多措施,力求把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个话题值得一说。

上面列举的新词并不能代表近年来一系列涨价的全部,较早时普洱茶的疯狂涨价,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如今碰到一些茶叶商人,不少还感叹说,自己手里还存了大量的普洱茶,当年高价买进,如今舍不得赔本卖出,只好存在手里,等着价格回升。这种情形像是在股市上被高位套牢一样。好在普洱茶存放几年问题不大,要是其他茶叶或商品,后果就比较严重。近来,大红袍也遭遇了普洱茶以前的状态,但是,很多茶商已经有了普洱茶的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大红袍涨价的风潮没能狠命刮起来。

有一位茶商向我大致讲述了当年普洱茶被炒作的过程。说起来也不复杂,有一批资本比较雄厚的商人,突然进入普洱茶市场,他们从普洱茶生产的源头入手,大规模地包销普洱茶,市场上普洱茶的供应,绝大部分份额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与此同时,他们适量地向市场投放普洱茶。然后,又自己派人将已经投放的普洱茶以更高的价格收回来。

那位茶叶零售商告诉我,当时的情形令人不可思议:他头天100元进货的茶饼,第二天就有人以120元的价格买走;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普洱茶的价格便一路飞升,每一次都能很方便地赚钱。于是,他进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终于,在高价位上进了好几吨普洱茶,再也没人来收货了。他说,自己做茶叶十几年赚的钱,都变成了普洱茶砸在手里。那些在幕后炒作的更为雄厚的资本,大多已经获利退场。

这位茶商向我讲述的在普洱茶上“被套牢”的经过,与房市、股市很像,事实上,与“蒜你狠”、“豆你玩”等农产品市场也很像,都有大资本炒作的明显痕迹。于是,人们套用“房奴”、“卡奴”的概念,又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做“菜奴”。我只是很奇怪,为何人们没有让“股奴”这个词流行起来?稍稍一想便发现,金融资本已经成为发财的高级阶段、高级手段。尽管金融炒作的本质与上述普洱茶的人为炒作没什么区别,但是,以股市为主的金融炒作依然被金融操控的舆论称为“市场经济规律”。于是,面对很明显的股市炒作、金融炒作,人们也不愿接受自己是“股奴”的现实,而是等着机构或政府出手,把自己救出来。

大资本人为炒作价格(包括股票价格)涉及一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信奉市场经济的学者总是说,市场是不会骗人的,因为市场天然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实现调控。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我们似乎不应该对包括房价在内的涨价问题如此敏感,就把它当做供需关系的市场规律好了。然而,即便在把市场经济当成天条的美国,对于房价、股价、物价等,也不拿“看不见的手”说事,而总是要求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控市场,例如税收利率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理论所谓“看不见的手”,几乎都是胡扯。如果把股市看做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政府干吗还用一系列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来影响股票指数?因此,所谓“看不见的手”以及那些把市场规律奉为不可抗拒的信条的主张,往往是市场操纵者用来欺骗别人的。(www.xing528.com)

当今世界,我几乎看不到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领域。相反,以美国为首,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在人为的操控之下。股民们不把自己称为“股奴”,无非是中了“看不见的手”这种谬论的毒。小股民们如果清醒一点,立刻就会明白,自己就是被现代金融诡计操控的“股奴”。换一个角度说,如果广大老百姓和经济学家都主张控制物价,那就等于说绝大部分人都主张政府要干预市场,所以,“看不见的手”即便存在,也不能任其自行其是。

中国老百姓通过“菜奴”现象,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做“海豚族”,意思是说,价格飞涨是因为有人“海量囤积”。对于“菜奴”如此,对于“股奴”难道不同样如此?只不过,在传统的观念中,对于普通商品的囤积居奇,中国人很容易理解它的实质,但是,对于股市的囤积居奇、买空卖空,人们常常被现代金融诡计欺骗,反而认为那是正常的市场规律。

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很少有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物价上涨的各种因素中,供需关系的比重究竟有多大。人为投机、囤积居奇、买空卖空、炒作概念、用垄断或联盟来哄抬物价等手段对于物价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中国古代社会在几千年前就制定了针对此种市场炒作行为的政策,比方说“常平仓”制度,就是针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制度。作为人们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对粮食的政府干预制度。换句话说,中国古人很早就认为像粮食这样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不能靠极不可靠的“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只有靠政府“看得见的手”,才能使其平稳。实现这一目标的另一个主导思想是:物价调控的主导思想,不是赚钱,而是即便赔钱也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也是当今中国政府对于国有企业在控制物价中的要求。

然而,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物价的政治经济方式,在当今社会遭遇了巨大挑战。首先是普通商品的期货市场。期货贸易被称为现代化的商业手段,实际上,人们没能清醒地意识到,期货市场常常就是炒作物价的合法手段。期货市场等于是削弱了中国古代政府强有力的物价调控手段,而将普通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转移到大资本手中。对于期货市场的这个认识并不是说要关闭所有期货市场,而是应该认识到期货市场的两面性,要从制度上避免期货市场可能产生的危害。这一制度的确立,必须是由公正的政府来主导,而不能听信那些资本家、金融家、大商人建立在所谓“看不见的手”荒唐理论基础上。对于期货市场如此,对于股票市场,对于房地产市场同样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