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慰他人的得体方式,最受欢迎

安慰他人的得体方式,最受欢迎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会得体地安慰别人马丽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手术时,她的亲人都来给她种种支持和帮助。“你到医院去探病时,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福林马奥尼说,“例如‘你觉得怎样?’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这些永远都是得体的话。要让病人知道你关心他,知道有需要时你愿意帮忙。不要害怕和他接触。拍拍他的手或是按他一下,可能比说话更有安慰作用。”给予不幸者以安慰,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

安慰他人的得体方式,最受欢迎

学会得体地安慰别人

马丽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手术时,她的亲人都来给她种种支持和帮助。“母亲替我照顾孩子,妹妹替我上市场买东西,我丈夫每天在医院陪我,”她说,“可是我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即使在我动了手术以后,也没有来看我。终于等到他们来了,却喋喋不休地无所不谈,就是不谈我的病,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似的。我觉得很不是味儿。”

当我们认识的人遭遇不幸时,我们的反应总是不大得体。我们偏偏说出他们不愿意听的话,令他们难过;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却不在他们身边;或者,就是和他们见了面,我们也故意回避那个敏感的话题。既然我们并非存心对他们无礼或冷漠,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其实愿意帮忙的时候有那样的表现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无意中说错了一句话,巴不得能把它收回。我们怎样才能在某个人处于困难时对他说适当的话呢?虽然没有严格的准则,但有些办法可使我们衡量情况和做出得体而真诚的反应,这里是一些建议:

1.留意对方的感受,不要以自己为中心

当你去探访一个遭遇不幸的人时,你要记得你到那里去是为了关心他和帮助他。你要留意对方的感受,而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

不要以朋友的不幸际遇为借口,而把你自己的类似经历拉扯出来。要是你只是说:“我是过来人,我明白你的心情。”那当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不能说:“我母亲死后,我有一个星期吃不下东西。”每个人的悲伤方式并不相同,所以你不能硬要一个不像你那样公开表露情绪的人感到内疚。

2.尽量静心倾听,接受他的感受

丧失了亲人的人需要哀悼,需要经过悲伤的各个阶段和说出他们的感受和回忆。这样的人谈得越多,越能产生疗效。要顺着你朋友的意愿行事,不要设法去逼他开心。只要静心倾听,接受他的感受,并表示了解他的心情。有些在悲痛中的人不愿意多说话,你也得尊重他的这种态度。一个正在接受化学治疗的人说,她最感激一个朋友的关怀。那个朋友每天给她打一次电话,每次谈话都不超过一分种,只是让她知道他惦记着她,但是并不坚持要她报告病情。

3.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

泰莉·福林马奥尼是麻州综合医院的护理临床医生,曾给几百个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据她说,许多人对得了绝症的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们说些“别担心,过一下就会好的”之类的话,明知这些话并不真实而病人自己也知道。

“你到医院去探病时,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福林马奥尼说,“例如‘你觉得怎样?’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这些永远都是得体的话。要让病人知道你关心他,知道有需要时你愿意帮忙。不要害怕和他接触。拍拍他的手或是按他一下,可能比说话更有安慰作用。”(www.xing528.com)

4.主动提供具体的援助

一个伤恸的人,可能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感到不胜负荷。你可以自告奋勇,向他表示愿意替他跑腿,帮他完成一项工作,或是替他送接学钢琴的孩子。“我摔断背骨时,觉得生活完全不在我掌握之中,”一位有个小女孩的离婚妇人琼恩说,“后来我的邻居们轮流替我开车,使我能够放松下来。”

5.要有足够的耐心

丧失亲人的悲痛在深度上和时间上各不相同,有的往往持续几年。“我丈夫死后,”一位寡妇说,“儿女们老是说:‘虽然你和爸爸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现在爸爸已经过去了,你得继续活下去才好。’我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我,好像把我视作摔跤后擦伤了膝盖而不愿起身似的。我知道我得继续活下去,而最后我的确活下去了。但是,我得依照我自己的方法去做。悲伤是不能够匆匆而过的。”

在另一方面,要是一个朋友的悲伤似乎异常深切或者历时长久,你要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你可以对他说:“你的日子一定很难过。我认为你不应该独立应付这种困难,我愿意帮助你。”

6.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安慰方式

安慰能给不幸者以温暖、光明、力量,帮助他分担痛苦,减轻精神重负,重振前进的勇气。给予不幸者以安慰,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当至亲好友遭到不幸时,及时送上真诚的安慰,更是你应尽的责任。

探望身患重病的不幸者,不必过多谈论病情,有关的医疗知识,医生已经有交代、说明,无须你再多言。如果对方本来就背着重病的精神包袱,你再谈及过多,势必包袱加重。你应该多谈病人关心、感兴趣的事,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减轻精神负担,如能尽量多谈点与对方有关的喜事,好消息,使他精神愉快,心宽体胖,更有利于早日康复。医生送去治疗身体的良药,亲友送去温暖人心的情感,都是根治重病必不可少的。

对于因生理缺陷或因出门在外、门第等原因被人歧视的不幸者,由于不幸的原因有些是先天的并非全是人为的,劝慰时应多讲些有类似情况的名人的模范事迹,鼓励他不向命运屈服,抵制宿命论的思想影响。使他坚信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仍然能够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

安慰丧亲的不幸者,不要急于劝阻对方的恸哭,强烈的悲痛如巨石压在心头,越久越重,不吐不快。让其宣泄、释放出来,反而如释重负,有利于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平静状态。你应当注意倾听对方的回忆、哭诉,并多谈谈死者生前的优点、贡献,人们对他的敬意、怀念。死者的生命价值越高,其亲属就越感宽慰,并有可能化悲痛为力量,去发扬死者生前的优点,去完成死者的未完成的事业。

对于胸怀大志而又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失败的不幸者,最需要的是对其强烈事业心的充分理解、支持。对他们,理解应多于抚慰,鼓励应多于同情,怜悯是变相的侮辱,敬慕是志同道合的体现。你不必劝慰对方忘掉忧愁、痛苦,更休想说服对方随波逐流,放弃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是帮助对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诸多有利、不利的条件,克服灰心丧气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念,并共同探讨到达事业顶峰的光明之路。这就要求你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一定的了解,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知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