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990年代:中国服装流变及变革

1990年代:中国服装流变及变革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0至1991年间,王朔等人策划的中国首部大型室内连续剧《渴望》在各地放映,顿时掀起了一股《渴望》热。剧中温柔、善良、贤淑的女主角刘慧芳赢得了观众的心。同时,刘慧芳常穿的一件深色圆领口而无领的春秋两用外套也深得中国女性的好评,被冠以“慧芳服”之名引发了流行热潮。90年代的阳光更加悦目,服装更加丰富。20世纪最后的十年,“后现代”也进入中国大众的生活之中,并消解掉了自身的严肃含义,俨然成为一种时髦词汇。

1990年代:中国服装流变及变革

社会时尚的变化同样体现在脚上。张海儿摄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这首电视剧主题歌曾经回响在大街小巷。1990至1991年间,王朔等人策划的中国首部大型室内连续剧渴望》在各地放映,顿时掀起了一股《渴望》热。剧中温柔、善良、贤淑的女主角刘慧芳赢得了观众的心。同时,刘慧芳常穿的一件深色圆领口而无领的春秋两用外套也深得中国女性的好评,被冠以“慧芳服”之名引发了流行热潮。其实,90年代初慧芳服的流行,可以看做是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心态的物化显现,这时期正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相互斗争、相互说服、相互观望的时期。

到90年代,市场经济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下海”、“发了”、“大哥大”、“老板”等成为最琅琅上口的词汇。社会对成功者的定义,也由昔日的“英雄人物”或“劳动模范”,转变为西装笔挺、腰包鼓鼓的“大款人士”,和会说外语、穿着职业女性套装的“白领丽人”。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结构开始充分体现出“经济—商业”的利益主导性,中国大众现实活动的基本目标开始落实到物质生活积累和占有的过程中,落实到直接具体的日常享受之上。“以经济为中心”对中国社会而言,既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社会政治纲领,同时,在现实活动层面上,它也是中国大众的具体生活信念和价值坐标,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生活改造和提高的基本力量。(www.xing528.com)

90年代的阳光更加悦目,服装更加丰富。

20世纪最后的十年,“后现代”也进入中国大众的生活之中,并消解掉了自身的严肃含义,俨然成为一种时髦词汇。变成“目前”、“现在”的代名词,或被用来指称时髦的消费或审美。这些字眼通常在精品消费杂志上以“前卫”或者“高雅”的面目出现,并做出比一般的大众文化产品有着更高的品位或者格调的姿态。

后现代主义时装的另一重要特点,正是改变过去上流社会时装为主流的时装文化,使年轻人的、街头大众的真实生活得到重视:到了后现代,时尚不再高不可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