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看脸书中第7章的主人公简介

看脸书中第7章的主人公简介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仅通过面孔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难免鲁莽,甚至很不准确,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社会特征判断、探索和理解我们的大脑。吸引人的面孔不只是赏心悦目,似乎包含了许多其他的特点。相信每位读者希望能拥有一位吸引人的伴侣度过余生。因为吸引人的面孔能传递出一个人吸引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与繁衍,因此在自然选择中我们拥有判断和喜好那些吸引人面孔的能力。是什么面部特征能让面孔如此吸引人?

看脸书中第7章的主人公简介

仅通过面孔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难免鲁莽,甚至很不准确,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社会特征判断、探索和理解我们的大脑。

先请你仔细思考一下,我们身边是不是到处都是美丽的面孔?无论是户外广告、杂志,还是电视节目中都充斥着各种不分性别的吸引人的面孔:从“网红”到“小鲜肉”,且不提谁更好看,他们都比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要好看很多。不只是广告,我很多女性朋友倘若没有打扮漂亮都不好意思逛街;也有男性朋友希望逛街的时候能怀抱一位美丽的异性,这样“有面子”。看来面孔的吸引力对我们来说判断简单快速,也吸引我们的眼球。无怪乎我们身处一个“看脸的世界”:恋爱、结婚,甚至相亲都要找好看的对象,在工作场所似乎也对长相出众的人有偏袒,甚至好看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原谅。吸引人的面孔不只是赏心悦目,似乎包含了许多其他的特点。对!因为吸引力本身就是优秀特征的集合。

有人会说:“我不以貌取人,所以一个人好看与否与我何干?”相信有些读者也会这么想,会觉得判断他人好不好看很粗俗,是带有偏见的。但是Langlois(朗格卢瓦)教授和她的同事用实验告诉我们,未经世事的小朋友也能对不同美丽程度的面孔区别对待:对于美丽的倾向至少有一大块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随着我们祖先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

诚然,仅通过面孔来判断他人稍显不妥,但是解读和欣赏美丽的面孔没有错,甚至想要压抑都压抑不住。科学家发现看到美丽的面孔可以激活大脑额叶皮层的内眼窝前额皮层,一个与奖励相关的脑区,也就是说面孔的美丽可以让人感受到奖励一般的快感。Kampe(康培)和同事们通过核磁共振发现相似的结果:当我们能够与好看的人建立眼神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奖励中枢(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会更兴奋(简单点说,快感更大),无法与好看的人建立眼神接触的时候就会相对失落;当对方是不好看的人的时候结果完全相反,能避开和难看的人对视会更开心点,倘若和难看的人直视就不甚开心。不光是大脑活跃程度的变化,我们在实际行动中也倾向于观赏好看的面孔(很大程度上就是奖励中心的影响)。当一群男性坐在电脑前面观看一组面孔照片的时候,他们愿意不停地按键只为多看美丽的女性面孔几眼:倘若他们不按键,面孔会一闪而过,倘若他们想“挽留”照片,就得不停地按键盘。令这群男性为之疯狂按键的面孔并不是某张随机的面孔,而是那些本身就好看的面孔。简而言之,喜欢看美丽的面孔是我们“自带的能力”,没准儿正是这些能力给予我们“看脸”的可能,也让我们可以更加成功地繁衍后代。

面孔上充斥了各种信息,比如前面章节提到的身份信息以及情绪、兴趣这样的信息,但这不是面孔能传递的全部。美丽也是面孔所传递的一种重要信息:在看面孔100毫秒(0.1秒)左右,我们便能判断出对方美丽与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装备有扫一眼就能判断出好看与否的能力的我们,真的看重面孔所传递的美丽。这样对于某些吸引力强的面孔特征喜好不只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充斥于动物界,比如雌孔雀喜好尾巴美丽的雄孔雀;我们的吸引力可以被全身上下各个地方传递,不过面孔由于其特殊性,是一个传递吸引力的好平台。所以我们还是谈一谈面孔传递的吸引力。

相信每位读者希望能拥有一位吸引人的伴侣度过余生。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面孔的美丽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希望与美丽的异性繁衍后代。因为吸引人的面孔能传递出一个人吸引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与繁衍,因此在自然选择中我们拥有判断和喜好那些吸引人面孔的能力。换句话说,先有了吸引人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可以在面孔上被传递出来(当然不只是面孔,不过我们只谈面孔),我们再把这些特征打上“吸引人”的标签。从一个简化的进化模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倘若一个族群中有一些个体存在一种优质特征,那么能察觉到这种特征的个体会与拥有这种特征的个体更多繁衍,自然而然它们的后代生存概率更高;在很久之后,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累积”,这个族群的物种就会(或主动或被动)“习得”判断这种优质特征的能力,也会觉得这个特征吸引人。Rhodes教授也发现长相出众的人也在繁殖上占有先机(在现代社会,这种先机不见得有多好,但是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还是占有优势):在西方社会更加美丽的男女都有能力更早发生性行为;英俊的男性会有更多的短期性伴侣甚至外遇机会,更加貌美的女性拥有更多机会获得长期的伴侣(单纯从生理角度来看,男女这样的结果都最有利于繁衍后代:男性更依赖于数量,女性更依赖于质量)。我们的面孔能传递吸引力或者说美丽也大致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现在的“看脸”行为建立在我们祖先的经验教训上。(www.xing528.com)

面孔的吸引力究竟是什么?令我们为之“疯狂”的美丽面孔到底包含了什么内容呢?是什么面部特征能让面孔如此吸引人?我们对于吸引人的面孔到底有什么判断差异呢?我会在这一章的前半段为你介绍。

我们只能从面孔上判断出吸引力吗?肯定不止如此。

京剧舞台上,不同的扮相往往和人物的性格、身份特点有关。是奸诈小人还是忠义之士,从面孔就能看出来。在我们生活中亦是如此,倘若家里需要找保姆或者月嫂,大家还是会“看脸”再做决定:先不说谈吐如何,至少对方看起来得像好人,看起来得靠谱而且温和。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位陌生人会感觉到一见如故,看起来对方特别靠谱;也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其他人油头滑脑、一脸奸诈的模样,实在难以交往。这就是所谓的可信赖程度,它深深参与在社交和合作过程中:倘若你不能判断其他人靠不靠谱,那你贸然与之合作的下场可能非常糟糕。

一个人能不能被人信赖就是一种面孔所传递出的社会特征,一个人看起来是不是有威信也是一种社会特征。从直觉角度而言,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社会特征时常采用他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做参考,但是面孔也足够显露这些特征,不然我们怎么能通过阅读面孔来感觉到对方是怎么样的人呢?在前面几章我们一起了解了关于识别身份、情绪以及美貌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在这一章我们谈一谈社会特征:就像判断情绪那样,我们也只要轻轻一瞥便可以判断出社会特征。

对于社会特征的判断如此快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他人的判断:我们很多行为会受感觉到的社会特征影响。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研究发现哪怕我们不认识一些国外政客,但是单就面孔来看我们就能几乎准确地预计他们的竞选结果,甚至身高、体态都可以,更不要说面孔。仅通过面孔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难免鲁莽,甚至很不准确(不要只以貌取人啊),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社会特征判断、探索和理解我们的大脑。来,让我们接着看脸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