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情:关爱他人,实现成熟

共情:关爱他人,实现成熟

时间:2024-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发生偏差,甚至短路,导致人心硬冷,情感冷漠。一个孩子长大后能不能实现这三个人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小时候有没有形成“共情”的能力,理解他人,进而去关爱他人。缺乏“共情”,对一个人而言,会造成很多问题,对社会来说,会增加很大的麻烦。极端情况下,“共情”能力的缺乏,会导致反社会反人类的情况发生。你看,孩子有“共情”,知道把爱心献给弱者,把温暖留给他人,多好。

共情:关爱他人,实现成熟

2013年7月23日下午,陪小宝去跳舞。

坐在门口长椅上等下课的时候,手机里弹跳出一则新闻,看后让人感觉背脊发凉,真是人神共愤!新闻说,8点50分许,北京市大兴区科技路公交车站旁,两名驾车男子因停车与一名女子发生争执。过程中,一名男子殴打该女子,又将婴儿车内的女童高举过头顶,重摔在地……

事件的结果,还是让所有心怀期待的亲人和世人都失望了,可怜的孩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还来不及看明白的世界

小宝的舞蹈课结束,我骑自行车带她回家,一路上,心忧神伤,我莫名地有了一种紧张感,神经特别敏感,骑行越发小心,生怕与其他的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发生摩擦。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让人震惊且心寒的事件发生。

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无法适应过来。

为什么总会有类似让人气愤的事件发生呢?我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发生偏差,甚至短路,导致人心硬冷,情感冷漠。

什么是共情呢?这是心理学上的专业名词,正规解释是:是一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是一个人在观察处于某种情绪状态的另一个人时所产生的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真诚理解他人的情感能力。台湾歌手苏芮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这首歌很直白地表达出了“共情”的意思,让我们一听就明白。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共情”的传统。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自然会关爱他人,社会便如有亲情一般和谐

如果新闻中的那名男子也能“共情”,把举起来的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他还会高高地摔下去吗?有了“共情”,一切都会朝着美好的方向进发。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充实而幸福,拥有自己的美满家庭,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一个孩子长大后能不能实现这三个人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小时候有没有形成“共情”的能力,理解他人,进而去关爱他人。

孩子形成“共情”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亲人或者其他人深爱着、呵护着,有了这温暖且温馨的人生体验,才能催生出一个孩子的优秀品质——“共情”。要让孩子有爱,首先要给他爱,要孩子关爱他人,首先要让他得到足够多的关爱。

也许是上天故意要考验人类似的,我们生来就会愤怒、悲伤和恐惧,父母完全不必刻意去培养孩子这样的负面情绪。但是,关爱、慈悲和“共情”之类的人类美好情感,则需要后天培养,需要让孩子通过人生阅历品味和学习

从日常的细小事情做起,让孩子懂得替他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感受。小宝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次接她回家,路上,她同班的一个小朋友走在前面,不小心跌了一跤,还好,没大事,他马上自己爬起来,抿着嘴,一副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样子。小男孩那摔倒爬起来的模样很是滑稽,让我都想发笑,小宝见了控制不住,就在他边上哈哈大笑。小宝这么一笑,我反而笑不出来,蹲下对她严肃地说:“如果摔跤的是你,别人笑你,你会怎么想?”她不笑了,歪着脑袋想了想,说:“我会好生气。”我说:“这就对了。他也许对你刚刚的嘲笑,很生气呢。这样吧,你走过去,对他说对不起不该嘲笑你,并问他摔疼了没有。”

小宝走了过去,按照我说的做了,小男孩抿着的嘴,松开了,挤出一个好看的微笑。他们两个小朋友,牵手去玩了。

关爱孩子,呵护孩子,同时也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不能嘲笑别人的失败,不可以奚落他人的不堪。在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善意的提醒,让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给失意、失落或者失败的人更多温暖的话语,更多细致的关爱。

给成功者掌声,给失败者问候,共情则像莲花一样,盛放在孩子的心里。缺乏“共情”,对一个人而言,会造成很多问题,对社会来说,会增加很大的麻烦。极端情况下,“共情”能力的缺乏,会导致反社会反人类的情况发生。比如文中开头提到的那个男子就是这样,他把活生生的可爱的孩子当成桌子、椅子一样,毫无感情。平时,这种人都是缺乏情感,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只顾自己满足,不管他人死活。

六七岁,是刚上小学不久的年纪,也是孩子个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很多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变得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共情”意识,培养“共情”能力。(www.xing528.com)

他会喜欢一个人,讨厌某个人,也会被别人喜欢,被某一个人讨厌。他会有自己的好友,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友圈子。我们应该告诉他:你要对世界微笑,世界才会对你微笑;对他人微笑,哪怕得不到别人的微笑回应,也是开心的、幸福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要去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欢你,要学会容得下你不喜欢的人。要经常换位思考,设法去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上小学时,我和小宝交流的时候,喜欢听她谈自己的感受。有时她回答不了老师的提问会害羞,我会鼓励她坦诚接受,并告诉她,别人也是这样的。任何一种感受,你有,别人也会有。所以,当别人害羞的时候,你不要去嘲笑,而是想办法去理解他人。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甘肃省定西市发生地震,小宝看电视新闻的时候,见到和她年纪相仿的孩子没有了家,没有住的地方,吃饭都成问题,她很难过,对我说:“爸爸,我们给他们寄点钱吧,让他们买吃的。”她把自己储蓄罐里的钱全倒了出来,让我去捐。

你看,孩子有“共情”,知道把爱心献给弱者,把温暖留给他人,多好。这是孩子心智成熟的表现,更是优秀孩子必备的品质之一。

小宝语录

寄封信给企鹅姐姐

小宝玩一张明信片,对我说:“这是我的信。”

我问:“是你寄出去的,还是别人寄给你的呀?”

小宝说:“我要寄出去的!”

我问:“你寄给谁呀?”

小宝说:“寄给南极的企鹅姐姐。”

我一岁的时候,你就不老

闲来无事,揽镜抚白发, 自叹道:“唉,真是老了!”

在一旁玩的小宝说:“老爸,你好老了!”

我暗自吃惊,笑问:“为什么说我好老呀?”

小宝说:“我都四岁了,你当然好老了!”我哭笑不得。小宝补充一句:“要是我一岁的时候,你就不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