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颜回:诚信美德的永恒典范

颜回:诚信美德的永恒典范

时间:2024-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颜回以信服众颜回,名回。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颜回生活清贫,在孔门弟子中是最出名的。饭后,颜回第一个回到学堂。从此,孔子更加器重颜回。妙语点睛颜回之德是颜回留给后世最丰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遗产。颜回的不朽,在于其重立德,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重于立德的肯定。颜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社会,启迪后世。

颜回:诚信美德的永恒典范

颜回 以信服众

颜回(前521—前481),名回。春秋末鲁国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颜回生活清贫,在孔门弟子中是最出名的。颜回平时又不善言语,更使一些富家弟子看不起,有时还借故侮辱他。颜回却从不和这些人计较,只是一门心思用功读书。

一天,有个同学的东西丢了,就怀疑是颜回偷的。虽然大家都在颜回面前旁敲侧击,颜回依然镇静自若,不理不睬。这样,同学们更加确定是他偷的了。

这天放学,同学们都到孔子面前告状说颜回偷了东西。开始孔子不信,可告状的人多了,孔子就生气了,没想到自己门下竟会出现小偷儿,就要把颜回赶出学堂。可转念一想,颜回偷东西又没人亲眼看到,假如不是他,不是白白冤枉了一个好孩子吗?孔子想了想,就拿出一锭金子写了几个字,说:“那就试试他吧!”

饭后,颜回第一个回到学堂。他刚跨进门就被一个硬东西绊了一下,颜回穿的鞋子很薄,这一碰使他痛得弯下腰直按脚,只见脚下有个白纸包。颜回心想,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硬,打开一看是一锭金闪闪的金子,纸包上写到:“天赐颜回一锭金。”

颜回笑了笑,取出笔也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又把金子包好放回原处,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取出书放声朗读起来。

过了一会儿,有人趁颜回不注意,把那纸包交给了孔子。孔子打开一看,纸包上又多了几个字: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孔子看了莫不作声,那些错怪颜回的弟子们都低下了头。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被围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颜回就出去讨米,讨回来后就开始煮饭,等到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在旁边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孔子起床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让我拿没有动过的米饭去祭祀他们。”颜回回答道:“老师,这个米饭已经不能用来祭祀了,这个米饭已经被吃过了。因为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了太可惜,我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颜回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从此,孔子更加器重颜回。颜回呢,也不负师望,不仅学问大进,而且品德修养也居孔门弟子之首,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之首。

▶妙语点睛(www.xing528.com)

颜回之德是颜回留给后世最丰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遗产。颜回的不朽,在于其重立德,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重于立德的肯定。颜回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颜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社会,启迪后世。

▶警世良言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