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的译制生产的分析介绍

早期的译制生产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早期的译制生产外国电影最早进入我国是在1896年。这种现场翻译一般为女性,在当时被人们称为“译意风小姐”。总体来看,“译意风”时期的译制片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当时影院是以盈利为目的、为满足消费需求而引进“译意风”这种形式的,它由影院进行生产管理并自负盈亏。

早期的译制生产的分析介绍

第一节 早期的译制生产

外国电影最早进入我国是在1896年。早期的电影都是默片,开始没有声音,主要通过演员夸张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后来默片有了字幕,再后来逐渐发展为有声电影,有声语言成为电影内容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此时引进的外国电影一开始还是原文放映,由于语言不通,观众在对影片内容理解上出现了一些障碍。1922年外国影片开始译配中文字幕,到1939年译配有了较大的改进,这就是“译意风”(Earphone)的应用。虽然“译意风”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译制,但是它已经是一种译制的早期形态,或者说是萌芽状态,其管理模式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

宏观上讲,从国外电影开始引进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段时间内中国身处乱世,“译意风”的产生正处日本侵华战争时期,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又陷入了国共内战,因而所谓译制片的管理基本上处于一种松散无序的状态。1942年年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进驻上海租界,一个多月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沦陷区遭到日伪禁映,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种禁映才被取消,“译意风”又在市场上活跃起来。从微观上说,“译意风”涉及的资源配置问题比较少,盈利模式也很简单,在管理上也很好实现。

“译意风”的工作模式很简单,在影院的座椅背后安装一只小小的方匣子,里面有电线连接发音机。观众如需要翻译服务,只需在电影票之外再购买一张“译意风券”,凭这张“译意风券”就能领到一副可以戴在头上的听筒,并把听筒上的插头插进方匣子,等“译意风小姐”开始翻译时,观众耳中听见的便不是莫名其妙的外语,而是清脆悦耳的国语。(www.xing528.com)

“译意风”的经营由影院包办。人力上,影院只需聘请一名现场翻译即可。这种现场翻译一般为女性,在当时被人们称为“译意风小姐”。当时招考“译意风小姐”的要求很严格,大致有这样三个条件:①具有良好的英文基础,能完全明了影片中的对白。②思路敏捷,口齿伶俐,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国语。③嗓音悦耳清晰,声调舒服动听。当时这种口译的要求并不太高,译者的任务只是为观众讲解影片的大意,省略情节、添加或删除语言等情况都比较常见。物力上,影院只需配置一套声音的收发设备即可运作。当时也会运用到一些广告手段,如当时上海最豪华的“大光明”影院启用“译意风”就通过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来吸引消费者。从盈利角度讲,“译意风”的成本只是译者的工资加上设备费用,收益就是出售“译意风券”的所得。

总体来看,“译意风”时期的译制片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当时影院是以盈利为目的、为满足消费需求而引进“译意风”这种形式的,它由影院进行生产管理并自负盈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