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不应原谅的错误必须坚决批评——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阿什的经验教训

对不应原谅的错误必须坚决批评——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阿什的经验教训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玛丽·凯·阿什是美国的一个大器晚成的女企业家。

对不应原谅的错误必须坚决批评——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阿什的经验教训

2.对不该原谅的错误一定要严厉批评

有些错误是可以轻易的被原谅的,有些错误则没有那么容易就被人原谅,面对一些不易被人原谅的错误,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批评。

人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有些错误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实质的伤害,是可以被原谅的错误,而有些错误则很难被原谅,面对这些很难被原谅的错误,该严批的时候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做老好人。

1. 对不能容忍的下属的错误行为果断进行批评

作为上级,你对下属保持一定程度的宽容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你毫无原则地容忍员工的不良行为,那就表明你还不太称职。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界限,员工偶然的一次小错你可以不用计较,但如果员工接连不断地犯错,势必会酿成大错,出现更大问题。这时候你可不能再等闲视之了,该批评下属时你一定要采取行动,千万别心软。

深居管理者之位,你的员工每一分钟都在观察你。你处理不良行为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员工如何看待你。你必须在员工心目中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即让员工在心目中明确哪些是可以令你接受的,哪些则不能。对员工的行为你不必闭上一只眼睛,假装视而不见,因为他们会很快发现这一点。当你在制定一个你可以接受的标准之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标准可以成为今后处理不能接受行为的依据。如果某人超越了这一界线,就应与他们谈谈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经过这些努力,你会发现,每个人将会检点自己的行为,保证自己的行为令每个人接受,其中也包括你。

玛丽·凯·阿什是美国的一个大器晚成的女企业家。她重视妥善地管理人才,她认为,人才是一个企业中最宝贵的财产,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人才管理,而人才管理的关键是贯彻纪律,赏罚分明。

她要求作为一名经理应尽量公正待人,谁犯了“天条”都一样处置。玛丽·凯·阿什在阐述她的做法时说:“我每次遇到员工不遵守纪律时,都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我的第一个行动,是同这个员工商量,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可改进工作。我提出建议并规定一个合情合理的期限。这样,也许会获得成功。不过,如果这种努力仍不能奏效,那我必须考虑采取对员工和公司可能都是最好的办法。我常常发现,一个员工不遵守纪律、工作老出差错时,就决定不要他!因为遵守纪律没商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难以找到一个绝对有效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员工的行为。哪些东西可以接受,哪些东西无法令人接受,两者之间的界线往往模糊不清,而且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理解。在确定这一标准时,个人的主观判断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你必须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果员工在你面前表现得很差,那说明他对你缺乏尊重,他也无法实现你对他的期望。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能对此听之任之。当一个人跨越你可以接受的界限时,你应及时处理这些不良行为,如经常迟到、不怀好意的玩笑、恶作剧、不恰当的肢体语言、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背后说三道四、衣冠不整、时常抱怨、工作中处理私事、不守承诺、撒谎等等。对这类行为切不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等到事情不可收拾再去做决定。

2. 对孩子不该原谅的错误一定不能姑息

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没写作业,却跟着几个大孩子跑去打游戏机,回来后还撒谎说去同学家看小动物了。

爸爸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没有去找儿子,却先把妻子叫到了跟前,单独跟她商量,问她觉得应该怎么办,妻子对孩子的行为也大为恼火,于是气呼呼地对丈夫说:“你看着办吧,好好管教管教他。”

丈夫说:“我管可以,无论我怎么管他,你都不要插手。”妻子点点头,表示默许。于是丈夫把儿子叫到身边,让他在自己对面站好,问道:“说实话,昨天下午去干什么了?”

“去同学家看小动物了!”儿子回答得理直气壮。

爸爸脸往下一沉,对孩子说:“给你一分钟时间,好好想想,想清楚再说。”难捱的一分钟。孩子低着头,眼睛却偷偷瞟父母。但从父母脸上,他什么也看不到,于是有些心虚了。

再回答时,他战战兢兢地说出了实话。

“好吧。”爸爸说:“既然你说实话了,就还是个好孩子,但说谎的错误不能一笔勾销,为了让你记住这个教训,罚你这周动画片不许看,电子宠物没收一周,晚饭后再把昨天的作业做两遍。”

“啊?不行。”儿子开始撅起嘴耍赖了,“作业我可以做两遍,但不让我看电视、玩宠物,绝对不行!”

“你撒谎对不对?”

“不对!”

“该不该罚?”

“该罚!”

“该罚就按我刚才说的去做。”爸爸有些火了。

“我偏不!”

“我看你再敢说‘不’字!”爸爸怒气冲冲地站起来,瞪着眼睛冲儿子吼:“现在,你给我出去罚站,什么时候想通了,向我承认了错误再进来。”

儿子求援似地向自己的妈妈望了望,发现妈妈没有一点儿要帮他的意思,只好乖乖地出去了。

妻子这时站起来,对丈夫说:“行了,消消气吧,孩子虽然该罚,可也没必要罚那么重嘛。我看你也有点过分了。”

“说谎不是一般的坏毛病,轻饶他第一次他就会犯第二次,必须让他好好记住。”

经过这一次,孩子再也不敢说慌了。(www.xing528.com)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家长往往是宠爱,放任胜过严加管教,即使孩子有时犯了错误,家长也只是稍稍批评一下,并没有深究或者严格的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这就使得很多小孩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屡次犯同样的错误,因此,作为家长,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一定要重视起来,要弄清哪些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哪些错误是必须让孩子意识到必须改正的,对于这些不该原谅的错误,家长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批评,使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

3.偶尔发一通火也无妨

领导在享有人、财、物的支配权的同时,还负有相当的责任。下属工作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间或出了差错,上级最后要追究领导的责任。责任是一种压力。在压力下领导的心情难免比较紧张,遇到下属不理解自己,或工作上进展不顺利,完不成计划时,容易感到烦躁,这样就造成了爱发脾气的习惯。

领导的“火气”,是对下属的一个警告和惩戒,事实上远比和风细雨的批评有效得多。在工作实践中,偶尔发一通火,宣泄一下你心中的紧张和郁闷,从而达到心理上新的平衡,对你来说也是有益的。可以说,发脾气事实上是领导促进工作、推进管理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工作的紧要关头,鞭打“慢牛”,刺激快牛,还是比较管用的。

某乡镇纸箱厂的厂长,是一个好发脾气的人,但他在职工中却人缘甚好,企业也比较景气。他的经验之谈是:“乡下人没文化,你下毛毛雨他不认账,电闪雷鸣才能镇住。我脸一黑,没有一个不乖的。”

厂长的水平或许有限,但他的话却是实实在在的,没一位领导会平白无故地冲着下属撒气。对人来说,发脾气是一种冲动心理的外化,上司有一些脾气,也属于正常现象。任何事都有一个限度,当领导的如果经常发火,官大脾气大,那可就无益了。不但下属不买账,你自己也会觉得无趣的。

4.严肃批评道德败坏的下属

188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主编卡尔·考茨基和年轻美丽的维也纳姑娘路易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以斗争为代价的,因为两人的家庭都不同意这桩婚事,特别是路易莎,为考茨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5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和谐的。1888年10月,恩格斯刚从美国旅行回到伦敦,便听到一件使他“大吃一惊”的消息:这对以往的恩爱夫妻离婚了。

原来,考茨基趁妻子去维也纳照顾有病的母亲的时候,在他母亲有意安排下和瑞士的一位法官的女儿贝拉一见钟情。于是,考茨基宣布和路易莎离婚,卖掉家具,准备和贝拉结婚。

路易莎是一位宽宏大度的妇女,她“表现了充分的自制力”和“英勇气概”,她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最尊敬的长辈恩格斯,坦率地表示了同意离婚的态度。恩格斯怀着钦佩的心情读着这封“了不起”的信,而一想到考茨基这样的拿爱情当儿戏的男人,他不禁暗自重复着一位名人讲过的话:“得了吧,你们不配受妇女尊敬!”

恩格斯说:考茨基是个“傻瓜”和“下贱胚”。“总有一天早上,卡尔好像从沉睡中醒来一样,明白他干了一件一生中最大的蠢事。”果然,他的话应验了。

当贝拉看到考茨基的弟弟汉斯时,她认为她真正爱上的不是考茨基而是身材魁梧的汉斯,5天之内两人就订了婚。考茨基陷入自己造成的两头空的尴尬局面。他的母亲看到计划落空,也恼羞成怒,扬言不准贝拉嫁进她的家门。

事后恩格斯给考茨基去信,严肃地批评了他这种喜新厌旧的错误行为,让他“自己一个人好好想想整个事情的真正性质和后果。”他告诉考茨基,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须吸取两个教训:第一,父母不要干预新婚夫妻的生活。这种干预只会给家庭新成员造成痛苦,也间接给子女造成痛苦。第二,在夫妻之间,每个丈夫都会发现自己妻子的某些缺陷,反之亦然,这很正常,但不要接受第三者的哪怕是好意的过问。过了好几年,恩格斯还用这件事提醒考茨基注意总结生活中的教训,并告诫党内的其他同志。

在路易莎被迫同意考茨基离婚的时候,恩格斯就曾亲切地对她说:“在任何情况下,您都可以把我们的家当做您自己的家。”1890年,路易莎被恩格斯请到自己家里,做他的秘书和管家,直到他逝世。恩格斯将四分之一的财产和全部家具留给了他所尊敬的妇女——路易莎·弗莱贝格尔。

的确,面对下属的道德败坏的行为,作为上级一定要对之进行严厉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下属道德败坏的不正之风。

5.对害群之马必须采取严厉措施

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为人处世、对待工作的态度亦因性格、修养等因素表现各异。有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之士,亦有只说不干、胡乱捣蛋之徒。前者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后者则是阻碍事业前进的绊脚石。身为领导者必须对下属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聪明的主管都深知集体的团结和纪律的严明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他们对企业中的那些“不地道”的员工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该清除时便清除,毫不犹豫、不留情、不手软,以保持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具有下列几种行为的员工,是不能容忍的,应立即予以批评,严重的话也可以考虑解聘:

(1)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人合作。一项工作通常是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员工之间通力合作的。这种员工往往心目中只有“自我”、工作中突出“自我”,我行我素,其他员工一般很难与之合作,不利于工作的整体推进。

(2)没有干劲、缺乏责任感。这是一种抱着“混”的态度应付工作的人。这种员工普遍缺乏责任感,工作草率、马虎,对分内的事也不认真去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于这钟撞得好不好、声音响不响,他全然不管。

(3)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这种员工多少都有点才气。因为这点才气,表现就较自负,然而,他又不愿看到别的同事超过自己,无容人之量,这种员工多数群众基础不好。由于心胸狭窄难容人,和同事少不了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别人也不愿意和他同处。

(4)净耍嘴皮子不干事。事情要一件一件来做的,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具体而实在的,不身体力行是无法完成的。社会上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此类员工就是说得多,干得少,他们不但影响着其他员工的情绪,也会败坏整个集体的工作作风

(5)只会溜须拍马,和主管套近乎。这种员工的心思不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而是寻找机会和主管拉关系、套近乎,以求得对自己的“照顾”。对工作往往心不在焉,得过且过。

(6)牢骚满腹,不满太多。这种员工对办公室内许多事情怀有成见,爱发牢骚,说三道四,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这种员工,对稳定员工思想具有消极作用。他们常常对许多事都看不惯,随便乱说乱讲,对新员工的成长尤其不利。其危害不可小视。

(7)阴毒损坏,爱说人坏话。这种员工思想不够健康,经常在背后讲人坏话,影响员工的团结。

(8)对任何人都持怀疑态度。这种员工在工作中不会接受其他员工的建议,哪怕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也只相信自己,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心上。固执己见,容易出错失误。

(9)头脑不清,办事稀里糊涂。这种员工工作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但做事不善动脑,缺乏条理,思维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工作目的也不明确。

没有哪一位主管希望自己的部门出现员工不团结、影响工作的现象。要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一些害群之马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予以制止。不然,许多事情不能按计划进行,后患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