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晋南渡:偏安衣冠的成果

东晋南渡:偏安衣冠的成果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晋偏安衣冠南渡胡马长鸣不知数,衣冠南渡多崩奔。从此东晋的历史开始了。于是,南方大族中的有名望的人相继前往拜见司马睿。这样一来,司马睿在江南的威望大大提高。衣冠南渡,将发达的汉族文化带到当时尚属偏僻的江南,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所在。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

东晋南渡:偏安衣冠的成果

东晋偏安衣冠南渡

胡马长鸣不知数,衣冠南渡多崩奔。

——(南宋文天祥胡笳曲·四拍》

晋愍帝建兴五年,就是公元316年,坐镇扬州琅琊王司马睿得到消息,长安已经被匈奴人攻破,西晋已经灭亡了。第二年,司马睿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即晋元帝。从此东晋的历史开始了。

司马睿初到江南,立足未稳。中原战乱频繁,许多世家大族纷纷避难到江南,农民工匠、商贾也纷纷逃亡到南方,史称“衣冠南渡”。其中声望最显赫的要属琅琊王氏中的王导。

司马睿请王导为自己出谋划策。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让南下的北方士族中一百多人在他的王府中做了官,这些人首先成为支持司马睿的力量。司马睿到江南一个多月,南方大族中的头面人物中竟没有一个来拜见他,王导感到问题严重,急忙请他的堂兄王敦来商议。(www.xing528.com)

每年三月三日是江南人民的传统节日,很多平民百姓、达官贵人都要到江边去祭祀神灵,这一天司马睿也坐着华丽的轿子出来了,仪仗队威武庄严,而且北方来的名士也排了长长的队伍跟在后面,为首的就是王导和王敦。南方的大族此时正在聚会,看到这种场面十分震动,他们觉得这一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南方大族中的有名望的人相继前往拜见司马睿。这样一来,司马睿在江南的威望大大提高。

王导又劝司马睿请南方大族中有名望的人出来做官。当南方大族看到北方胡人压力很大,也希望司马睿能够保护他们,就陆续出来为他效力。司马睿就这样在南北士族的支持下当上了皇帝。

为了感谢王导的帮助,在举行登基典礼的时候,司马睿硬要拉王导与他一同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王导惶恐不安,坚决不接受。司马睿就让王导掌握朝廷的大权,让王敦总领军事,王氏家族子弟大都在朝廷上做大官。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王家的势力有多大了。

衣冠南渡,将发达的汉族文化带到当时尚属偏僻的江南,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所在。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

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少数民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文化影响,再加上通婚,民族隔阂逐渐消融。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即将到来的繁荣局面,注入了充沛的文化基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