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地早熟禾:探索其生长特征与应用价值

草地早熟禾:探索其生长特征与应用价值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划破草皮并追施肥料,又可恢复生长繁茂,延长利用年限。六、综合评价草地早熟禾抗寒性强,适应范围广。

草地早熟禾:探索其生长特征与应用价值

草地早熟禾

一、来源与现状

草地早熟禾,别名六月禾、草原早熟禾、草原莓系,原产欧洲各地和亚洲北部,分布于温带与寒带地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都有野生分布,是我省甘南和祁连山山地草甸类草场上的常见草种。当前栽培的多是外地引进的盲成品种,主要用于人工草地建设城市绿化草坪建植和水土保持

二、植物学特征

草地早熟禾是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疏丛型下繁草,须根系发达,入土可深达1m,具横走根状茎,在15cm内土层分布最多,茎直立,高40~80cm,具2~3节。叶狭线形长5~10cm,宽1~4mm,叶舌膜质长1~3mm。圆锥花序,开展,长10~20cm;小穗卵圆形,长4~5mm,绿色,成熟时变黄色,通常3~5朵花,种子细小,纺锤形,千粒重0.21~0.23g。

三、生物学特性

草地早熟禾是根茎疏丛型下繁牧草,适宜于气候温暖,湿度较大的地区生长,抗寒能力极强,适应范围广,在甘南高寒牧区栽培能安全越冬,生长旺盛,完成生育周期。根茎繁殖快,再生力强耐践踏,易形成草皮,分蘖力强,分蘖数在40~60个,多者可达120个。要求排水良好,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适宜含石灰质的壤土。pH值的适应范围为5.0~8.0,最适pH值为6.0~7.0。对水肥反应敏感,适当灌水和追施氮、磷、钾或混合肥料,其产量可大幅度提高。播种当年生长缓慢,极少抽穗开花;株高20~26cm。第二年4月上甸返青,6月中旬抽穗,7月中旬开花,8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04~110天。株高40~80cm。

四、利用价值

草地早熟禾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在放牧地上各类牲畜优先采食。据测定播种当年收干草每亩30~40kg;第二年收干草每亩250~350kg,种子30~40kg。五年以后,草根絮结,生机衰退。如划破草皮并追施肥料,又可恢复生长繁茂,延长利用年限。可单播,可与上繁禾草或豆科牧草混播,适宜长期性草地种植,是高寒牧区放牧草地补播改良和刈牧兼用草地建设的优良混播型草种,也是城市绿化、草坪建植和水土保持用的优良草种。其营养成分据青海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分析,干草中水分7.8%,粗蛋白质10.8%,粗脂肪4,3%,粗纤维25.1%,无氮浸出物45.6%,灰分6.4%。在禾本科牧草中属优等。

五、栽培利用技术

(一)整地与施肥(www.xing528.com)

草地早熟禾种子细小,幼苗顶土力弱,播前要精细整地,深翻耙耱,粉碎土块,整平地面都要严格要求,为出苗整齐均匀创造条件。结合翻耕施足基肥,每亩腐熟厩肥2 000~5 000kg。为了控制播种深度,播前要镇压。

(二)种子与播种

播种前要晒种、选种、测定净度,做发芽试验,为确定播种量和种子等级提供依据。种子固宜播Ⅰ级种子,生产田播Ⅰ~Ⅲ级均可。播种量以种植目的而定。种子田每亩播0.5~0.75kg,生产田每亩0.75~1.0kg。天然草地补播,视改良地段植被情况和播种方式而定,一般不少于1.0~1.5kg。与其他牧草混播,可按混播方案的组合配比计算播种量。可春播,也可秋播。高寒牧区以春播为好,宜早不宜迟,太迟则不利于牧草越冬。种子田宜条播,行距25~30cm,生产田可条播,可撒播,条播行距15~25cm。混播时要单独撒种,轻耱覆土,深1~2cm。

(三)田间管理

在牧区人工草地播种后应设置围栏,妥善保护。播种当年要注意除草,免受杂草危害。三年以上草地要追施肥料,每亩氮肥8~10kg。五年以上草地根系絮结,土壤通透性下降,可用轻耙划破草皮,追施混合肥料,刺激生长,恢复草地生机。

(四)收获利用

播种当年冬季土壤结冻后,可轻度放牧,严禁早春、晚秋放牧利用,更不得抢青啃食。人工刈牧兼用草地宜划区轮牧。收种在全田穗色变黄,70%种子进入完熟时进行。

六、综合评价

草地早熟禾抗寒性强,适应范围广。是高寒牧区主要优良草种,人工种植,生长良好,根茎繁殖快,再生能力强,极易形成草皮。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各类牲畜喜食,特宜放牧利用,是天然放牧草地补播改良和人工刈牧兼用草地建植混播优良牧草,同时是城市绿化、草坪建植、水土保持的首选草种,可确定为甘南高原的辅助草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