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堂”:大学士的别称及来由

中堂”:大学士的别称及来由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他们的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所以称大学士为中堂。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大学士成了宰相的别称。清朝共设置六部,每部有尚书二人,一汉一满,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分庭抗礼,如果某个大臣以大学士的身份管部,就坐在大堂中间,称为“中堂”。

中堂”:大学士的别称及来由

学士原是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唐代开始设置,当时由宰相兼管学士,就把宰相称为大学士。到了宋代,大学士的含义有所变化,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被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参议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还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

中堂之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唐宋时期把政事堂设置在中书省内,是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来把宰相也称为中堂。元代继续沿用这个称呼,没有多少变化。明朝时候,统治者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力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他们的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所以称大学士为中堂。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大学士成了宰相的别称。清朝共设置六部,每部有尚书二人,一汉一满,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分庭抗礼,如果某个大臣以大学士的身份管部,就坐在大堂中间,称为中堂。不过这只是虚名,并不代表实际权力,实权由军机处掌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