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映照法的比较效果

映照法的比较效果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映照法技巧点拨对比手法大家并不陌生,它既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手法和论证方法。为什么对比映照的使用会如此普遍呢?高考高分作文中针砭时弊的时文许多都采用这种对比映照的方法。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用生命的代价维护了母语的尊严。对比映照法充分彰显了母语的魅力,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映照法的比较效果

对比映照法

技巧点拨

对比手法大家并不陌生,它既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手法和论证方法。在高中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相当普遍,《师说》、《种树郭橐驼传》、《故都的秋》等脍炙人口的古今名篇都用到了对比手法。为什么对比映照的使用会如此普遍呢?因为,有对比才有鉴别,对比映照法就是在写作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来组织安排结构,在这样的对比和映照中,使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蕴涵的道理,更能鲜明地凸显出来,无须多辩,事理的是与非、真与伪,了然于胸,在写作中易于掌握。

对比映照法主要需要掌握以下三种:一是纵比,是放在时间的纵坐标上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对照,着重揭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它所蕴涵的道理。高考高分作文中针砭时弊的时文许多都采用这种对比映照的方法。二是横比,就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互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美好的事物予以肯定。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就把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和当时其他人种树的方法进行对比,强调了他“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特点和思想。三是纵比与横比相结合,这样的比照结合,对比更全面,使人印象更深刻。

运用对比,首先要找准对比双方,注意对应性。其次要点出对比双方的不同特点,使之相互对立、互为映衬。第三要将对比引向深入,以突出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的重点。所以要在摆出现象,列出特点的基础上,对双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范例导引

母语如河

唐诗过后是宋词,那么国内的“英语热”过后呢?我们是否该拾回对母语的尊重和热爱?——题记

依稀梦中,远古先人吟唱着古老的歌谣在田间、河边勤劳地耕种。从《诗经》中一路走来,我听到无数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吟诵着不朽的诗篇,抑扬顿挫、断金切玉,每个字都那么妥帖,那语言仿佛活了过来,如梦谣般轻轻吟唱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度。

是的,从来未曾将汉字看成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死物;从来未曾将汉语看成简单的交流工具。从来,我都是将它放在高高的神坛上,当作祖先千百年传承下的民族图腾般顶礼膜拜,神圣而虔诚。在我眼中,母语如河,流淌着先祖的谆谆教诲和万般叮咛。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从《诗经》中,我知道中国人众口传承的君子形象是温润如玉、坚硬如玉的,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气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李清照的深情歌颂中,我明白中国人欣赏的是怎样豪爽大气的英雄。(www.xing528.com)

雄浑壮阔、气度雍容,简简单单的汉语告诉我们的竟是如此宽广的胸襟,传达给我们的竟是如此深刻的哲理!教我们如何不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母语?

然而,令人惊诧悲愤的是:在只有华人物理学家参加的大会上,主办方要求所有专家学者一律用英语发言;大学生的必修科目是英语,汉语却被漠视;众多公共场所,标识牌上使用的竟也是英语!

触目惊心,汉语,我们的母语,竟被漠视弃置到了如此地步!

当年,日本人无所不用其极地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强迫中国人学习、使用日语。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用生命的代价维护了母语的尊严。然而如今,为何我们不能将我们的母语深深地尊敬、刻骨地铭记?

依旧,喜欢端端正正的方块字;

依旧,喜欢音韵和谐的汉语。

因为,那是我们的母语,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我们的母语。

母语如河,请仔细聆听波涛的絮语,因为,那是灵魂的诉说。

(湖北一考生)

秘诀解读

文章先用一段对比反问式的题记切入话题,劈头责问,先声夺人,发人深省。然后通篇围绕对比映照逐一展开。对比之一:母语昨天的雄浑壮阔、气度雍容与今天遭受漠视的现实构成对比;对比之二:当年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中能够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而今天国家强盛了反而不能尊敬保护母语。结尾用“母语如河”的比喻收束全篇,点明题旨,也暗含了自己对母语的热爱与当下许多人的鲜明对比。对比映照法充分彰显了母语的魅力,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