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遵循礼规,提倡礼貌待人。(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

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遵循礼规,提倡礼貌待人。中国古代的学者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无论过去和现在,都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仅仅内心尊敬,而并未表现出来,都是不恰当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记载:孔子与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以及与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即“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例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加以批评:“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颜氏家训·风操》)(www.xing528.com)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适度为佳。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尊敬、答谢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即是说礼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