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茶文化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红茶文化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中国茶已传入印度,出于好奇,凯瑟琳大胆试饮从中国输入印度的武夷小种红茶,久而久之,她肥胖的身体渐渐苗条。侍卫官使出浑身解数,潜入凯瑟琳的卧室,发现了公主特用的饮料是中国红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会是仅次于晚宴和晚会的非正式社交场合。

红茶文化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第三节 红茶案、下午茶鸦片战争

一、16世纪英国“红茶案”

16世纪初,葡萄牙入侵印度,名门贵族小姐凯瑟琳·布拉甘萨来到印度。当时中国茶已传入印度,出于好奇,凯瑟琳大胆试饮从中国输入印度的武夷小种红茶,久而久之,她肥胖的身体渐渐苗条。于是这位葡萄牙公主成了西方社会著名的爱茶公主,深得饮茶之益。她离开印度时买了几百磅中国红茶,无论到哪里每天都要饮用,真可谓嗜茶如命。

1662年凯瑟琳公主嫁往英国,在与英王查理二世的婚礼上,她苗条的身段和姣好的面容为各国贵宾所倾倒,大家频频举杯向她祝贺,凯瑟琳微笑致意,以碰杯回礼。人们注意到,她唯饮自己高级脚杯中的红色汁液,猜不透是何种名贵饮料,色泽竟如此美丽!

这件事引起了前来参加婚礼的法国王后的注意,凯瑟琳大出风头使她心存妒忌,她想探个究竟,就靠近凯瑟琳,很想亲口尝一尝。凯瑟琳看出对方来意,偏不给她机会,未待她开口提出要求,便将那神奇的饮料一饮而尽。争强好胜的法国王后岂能善罢甘休,特命侍卫官潜入王宫,想解开其中谜底

侍卫官使出浑身解数,潜入凯瑟琳的卧室,发现了公主特用的饮料是中国红茶。侍卫官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公主的红茶偷出去献给法国王后,但不幸被宫廷卫士发觉,当场被捕,据说后来被判绞刑上了断头台。

这就是震动英伦三岛的“红茶案”。

二、英国兴起了“下午茶”

“红茶案”对于中国茶的传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案情的传奇色彩人们了解了中国茶的神奇。由于进口茶叶的船只也从中国运来了瓷质的茶壶、茶杯、储茶罐,这样具有异国情趣的饮料,就吸引了上流阶级的淑女们,她们在家中使用中国茶具和中国茶叶泡茶来接待友人,成为时尚。

在17世纪中叶,当时最主要喝茶时刻在正餐之后,大概在早上11点到中午12点左右,饭后则饮茶聊天,或饮茶玩牌,或饮茶听音乐。至18世纪初叶,一般家庭的晚餐延至晚上7点至8点半,而午餐时间太早分量也太少,一个长长的下午实在饥饿难忍。据传说,有个名叫安娜·玛丽亚(AnnaMaria)的女子,人们尊称她为贝德福公爵夫人,她在当时兴起了一个念头,要她的婢女每天下午5点时,在她的起居室准备一杯茶以及一两片面包奶油。安娜女士发现下午时分喝一次茶实在惬意!有太多的时光难以打发又特别喜爱交往的英国女士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安娜开风气之先,大家竞相模仿,于是“下午茶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www.xing528.com)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会是仅次于晚宴和晚会的非正式社交场合。据说正宗的英国下午茶要求有幽雅舒适的饮茶环境,如家中的客厅或花园,要有丰盛的冷热点心和高档的茶具,特别看好银质茶具。最好要有悠扬轻松的古典音乐来佐茶。女人去赴下午茶会必得穿缀了花边蕾丝裙,将腰束紧,茶要滴滴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交谈要低声絮语,举止要仪态万方。男士则要衣着淡雅入时,举止彬彬有礼。普通百姓降格以就,但亦力求风雅不减。

总之,下午茶的流行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人“优雅“的观念,他们将“优雅”、“时尚”和饮茶联系在一起,通过别致的房间、精美的中国茶具、手工雕刻精美的桌子、优美的音乐、高雅的谈吐、饮茶人的绅士风度,以及谙熟社交礼仪的窈窕淑女,用这样的组合营造优雅、精致、安静的氛围,使“下午茶”与上流社会的风范相匹配。这种格局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延续三四个世纪直到如今。

三、茶与鸦片战争

英国“下午茶”的流行大大刺激了茶叶的消费,影响所及,茶风弥漫整个欧洲。他们甚至认为:“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毫无疑义,茶叶为西方贸易商带来了巨额利润

从17世纪20年代起,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绝大部分年份中,茶叶贸易占从中国总进口值的一半以上。19世纪以后,所占比例竟高达90%以上。贸易不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命脉,而且是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缴纳的税款占英国国库全部收入的10%。

中国长期以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产品不缺,所需仅白银而已。所以,西方购买中国茶叶的主要支付手段是白银。据估计,1700—182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875032两白银到中国。随着茶叶的需求日渐增加,英国的白银源源不绝地流入中国。英国对华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大,贸易逆差也日趋严重。18世纪60年代以后因为输入白银仍不足以弥补迅速扩大的中国商品进口造成的贸易逆差,导致公司在广州资金周转困难,到1787年赤字高达904308两。为了平衡茶叶贸易造成的巨额逆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华生上校最先提出了从英属孟加拉运送鸦片到中国的计划,提交给公司的加尔各答董事会,英属印度总督和公司董事会接受了这个计划。据统计,18世纪最后十年共有20000箱鸦片输入中国。从179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价值239045040两。

对于英国人,对华鸦片输出不但扭转了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还有大量盈余可换成白银运出中国。对于中国,鸦片非法输入造成了对人民身心、财产和社会安全的损害,导致白银外流,破坏工商业的正常发展。1838年林则徐在调查苏州、汉口等商埠后上疏:“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数。问其一半售于何货,则一言以蔽之曰:鸦片烟而已矣。”1839年3月道光皇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往广州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月,英国驻华商务监理查理·义律一再在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破坏禁烟,清政府下令断绝中英贸易。英国政府鉴于对华鸦片贸易提供了英属印度政府1/7的财政收入、每年给英国政府提供了300万—400万英镑收入、鸦片是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基石等诸种原因,英国总理鲍美斯顿爵士对中国政府禁烟决定诉诸武力。于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部分资料参考《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一文,原载《中国经济史论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