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7万防雹弹防冰雹,减少损失3亿

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7万防雹弹防冰雹,减少损失3亿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射七万防雹弹减少损失三个亿 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名震三秦一代又一代的一群不满20岁的姑娘们,每年有180多天的时间要在海拔1500米的12座高山之巅上搏击雷雨,防雹抗灾,27年累计发射炮弹7.5万发,驱赶冰雹690多次,减少损失3.45亿元,创造了相当于全县两年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奇迹。这个被联合国总署官员金玛丽·考博士称为“敢与雹魔抗衡的女英雄”先进群体就是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

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7万防雹弹防冰雹,减少损失3亿

发射七万防雹弹减少损失三个亿
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名震三秦

一代又一代的一群不满20岁的姑娘们,每年有180多天的时间要在海拔1500米的12座高山之巅上搏击雷雨,防雹抗灾,27年累计发射炮弹7.5万发,驱赶冰雹690多次,减少损失3.45亿元,创造了相当于全县两年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奇迹。这个被联合国总署官员金玛丽·考博士称为“敢与雹魔抗衡的女英雄”先进群体就是陕西陇县女子民兵防雹连。3月中旬,宝鸡市政府、军分区做出向她们学习的决定。

陇县南依秦岭,北靠六盘山,陡峭的关山南北横穿县境,是冰雹的多发区和重灾区,年降冰雹达10次以上。1974年5月,48个平均年龄只有17岁的女青年主动请缨,参加了女子民兵防雹连。12个炮点坐落在荒无人烟的12座高山之巅,5人一个炮点,靠一门高炮、一口铁锅、两间土坯房安营扎寨。她们克服烈日烤、山风吹、暴雨淋、毒蛇咬等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白天摸爬滚打练俯卧撑、掰手腕、举杠铃,晚上回来学习三七高炮的技术操作和故障排除技能以及冰雹预报等相关知识。一代又一代,前后1000多名女民兵人人练就了一身驱赶雹魔的过硬本领。

第一批走进石岭炮点的女民兵杨转娥,17岁上山,直到成家才下山。如今,她的大女儿李小娟已进连队当了班长,小女儿李小红成了连里的“神炮手”。女民兵胡小莉辞掉城里月薪600元的理发工作,拿着每月60元的补助在海拔最高的张家山炮点干了整整六年;县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刘欣荣主动报名来到女子连,勇敢挑起了连长的重担。(www.xing528.com)

27年来,两代女民兵中有30多名入党,50多人担任了县乡村干部,10多人被省、市妇联表彰为“三八红旗手”。去年10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树为部队、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原载于《中国国防报》2001年3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