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质量成本管理:预测与控制目标制定

食品质量成本管理:预测与控制目标制定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质量成本预测工作,其目的主要是编制计划和提出控制的目标。

食品质量成本管理:预测与控制目标制定

11.1.5 食品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

质量成本管理就是组织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其中,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分析与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5.1 最佳质量成本水平的确定

一般来讲,质量成本诸要素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比如,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预防鉴定成本随着增加,而内外部损失成本则减少。如果预防鉴定成本过少,将导致内外部损失成本剧增,利润急剧下降。从理论上讲,最佳质量水平应是内外部损失成本曲线与预防鉴定成本曲线的交点。

11.1.5.2 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

质量成本预测一般指企业根据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和采取一定的质量管理措施之后,规划一定时期内为保证产品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而需要支付的最佳质量成本水平和计划目标。开展质量成本预测工作,其目的主要是编制计划和提出控制的目标。质量成本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经验判断法,即组织企业的质管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就手头掌握的质量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二是数学计算分析法,即利用企业良好的管理基础所积累的资料,找出趋近最佳的质量成本数据,运用数学模型等方法展开预测。质量成本计划的制订应与企业的总体经营计划、质量计划和产品成本计划相协调,其内容主要包括:总质量成本计划、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质量费用计划、质量改进措施计划等。

11.1.5.3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质量成本核算是以货币的形式综合反映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状况和成效,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

(1)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质量成本数据来源于记录质量成本数据的有关原始凭证,主要指发生在一个报告期内的相关质量费用。具体来说,预防成本的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及检验、产品开发、工艺等有关部门根据费用凭证进行统计;鉴别成本数据由检验和开发部门根据检验、试验的费用凭证进行统计;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和车间根据废品报告和生产返工等有关凭证统计;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数据由市场、销售服务等部门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www.xing528.com)

(2)质量成本核算 企业质量成本的核算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应该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原则进行。如果企业已经设置比较完善的质量成本科目,即:“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和“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二级科目以及二级科目展开的三级科目,则也应同时设立相应的总分类台账和明细表,即:质量成本总分类台账、质量成本预提费用明细账、质量成本鉴定费用明细账、质量成本内部损失费用明细账、质量成本外部损失费用明细账。

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时,既要利用现代会计制度,又不能干扰企业会计系统的正常运作,要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对相关的科目进行分解、还原、归集。

(3)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是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主要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方向,降低产品成本。因此,质量成本分析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质量成本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目标质量成本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成本变化情况分析、质量成本结构分析、质量成本与其他相关指标对比分析、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等。

11.1.5.4 质量成本报告

它是根据日常质量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汇总而成的用以反映质量成本管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总结性文件。质量成本报告可按报送的时间、对象和形式不同作不同的分类。按报送时间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质量成本报告;按报送对象分为厂级和各责任单位质量成本报告;按报告形式分为报表式、图表式和陈述式三种。就其所要披露的内容以及为了满足质量成本控制的要求,企业的质量成本报告一般有:质量成本表、质量损失表、质量收入表、质量损益表、质量成本及损益表、质量成本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质量成本报告可依重要性原则,按年、季、月编制,这样可以对管理人员和工人朝着实现“零缺点”的理想目标不断施加压力。质量成本报告披露的内容一般有:各成本项目的实际金额与比较标准、各成本项目的比例关系、以往各期质量成本的数据资料、质量成本与销售额、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直接人工工时、固定资产等的比例关系、质量收入、质量损益、与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比较资料、特殊或重大项目的分析说明以及其他等。

11.1.5.5 质量成本考核

质量成本考核是实行质量成本闭环管理的必备环节。为了进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从厂部到班组直至责任人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和经济责任制、“质量否决权”、“成本否决权”等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执行,强化管理,定期进行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和质量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