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企业文化构建的误区:CI论的错误认识与类同标签论

走出企业文化构建的误区:CI论的错误认识与类同标签论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CI论此论类同标签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识别,在形式上作文章。

走出企业文化构建的误区:CI论的错误认识与类同标签论

五、走出构建企业文化的误区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深刻的观念更新。

虽然已经进入了21世纪,我国也加入了WTO,但是由于生产力落后而导致的观念上的落后使得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误区,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需要人们在观念上、体制上、机制上和生产技术上不断地更新,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认识,走出构建企业文化的误区。对企业文化认识错误的论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用论(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此论根本就不懂企业文化,不懂哲学社会科学,不懂现代管理学,错误地认为企业文化是务虚的东西。其论点是:搞企业就是要靠钱,靠关系,有钱能使鬼推磨,有关系就能走遍天下;没有企业文化,企业照样运转。

2.万能论(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此论无限夸大了企业文化的作用,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的灵丹妙药。不管企业有了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企业文化来“治病”,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真正的意义与作用。

3.装筐论(企业文化的空泛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不管是生产还是销售,一律都装到企业文化这个“筐”里去,使企业文化背上沉重的负担,使人望而生畏。

4.领导论(企业文化的空泛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有与没有、好与差,都是领导的事,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领导者则把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强加于企业,无视企业的客观现实和企业员工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员工们则抱着与己无关的心态,没有主人翁的意识。

5.政工论(企业文化的政治化)

此论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是用企业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虽然可以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但决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

6.标签论(企业文化的空泛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给企业贴上个“文化标签”。热衷于报纸上登几篇文章,电视里播出几条新闻,让企业出名挂彩等活动。以为这样,企业就算有文化了,把企业文化虚假化。

7.速成论(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可以迅速拥有,无须下什么功夫。以为企业文化无非就是提炼几种精神,列出几条宗旨,总结几条经验,编一编,写到纸上,贴到墙上,很快就能成了。把企业文化表面化、简单化。(www.xing528.com)

8.难办论(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此论对建设企业文化有畏难情绪,对搞好企业文化悲观失望。一怨社会大环境消极影响因素难以控制;二怨企业基础薄弱、条件不具备;三怨工作太忙时间紧,没有精力搞;四怨资金缺少没钱投入等。

9.补强论(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是助强不助弱。企业经营顺利的时候,企业文化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被描绘成“优秀的”、“强有力的”;但当企业经营亏损的时候,企业文化就似乎不起作用了,又被说成是“落后的”,“软弱无力的”。其实此论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10.典雅论(企业文化的片面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不应太沉重,不要让人感到紧张,而是要给人轻松温馨的感觉,有品位,有浪漫情调,是精心营造的一个精神田园,让人们尽情地享受。实际上,如果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享受,既不可能,也办不到。

11.模仿论(企业文化的趋同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同“月亮是外国的圆”的说法是一样的。搞企业文化,可以学习模仿美国、日本。以为外国的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文化也一定优秀,照搬照抄,拿来用就行了。一味追求别人的,忘记了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舍近求远。

12.娱乐论(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此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好企业员工的文化生活。以为排排节目、跳跳舞、唱唱卡拉OK、组织组织联欢、搞搞体育比赛等,就是企业文化了。应该说这是企业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但不是主要内容,仅是一个方面而已,不能以偏概全。

13.口号论(企业文化的表象化)

此论与标签论如出一辙,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几个口号,大而化之地与别人一样的“绝对真理性口号”多喊几个,纯粹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14.CI论(企业文化的表象化)

此论类同标签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识别(CI),在形式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根本是内容,是素质,是精神,是内在的东西。虽然企业文化要有形式上的东西,但也是内在精神的自然流露,是外在体现,不是内涵,不是本质。

上述种种认识偏差,并不奇怪;其症结问题是将“企业”与“文化”割裂开来,认为搞“文化”就要“立意”高,就要脱俗;而做“企业”,关键是“利益”高,这就“落俗”了,并未深刻认识到企业的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系统地建设企业文化,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上下功夫,并且要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寓企业文化建设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不断地创新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才能获得其特有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