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芍药苷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特征分析

芍药苷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特征分析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芍药苷溶于水、甲醇、乙醇。在酸性环境下芍药苷稳定,在碱性环境下不稳定。应用水提醇沉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方法,既保证了目标成分芍药苷的转移率,又降低出膏率,提取物的纯度高。

芍药苷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特征分析

12.2.1 芍药

芍药苷(paeoniflorin)是从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 lora)和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等植物中获得的蒎烷单萜苷。近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表明,芍药苷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压及防治老年痴呆等药理作用。

1.芍药苷的化学结构

2.理化性质

芍药苷为类白色粉末,其乙酸酯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96℃,[α]1D6=—12. 8°(c 4.6,甲醇)。芍药苷溶于水、甲醇、乙醇。在酸性环境下芍药苷稳定(pH2~6),在碱性环境下不稳定。

3.赤芍干浸膏生产工艺(水提-大孔吸附树脂法)

【工艺原理】

利用赤芍中芍药苷等单萜类化合物良好的水溶性和大孔树脂的吸附作用,达到提取分离赤芍水提取物的目的。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提取:赤芍药材,分别加10倍水和8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水煎液浓缩至约1∶0.5(V/W),再加2倍80%乙醇,搅拌,过夜,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将浓缩液上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生药=1∶1),2倍水洗除杂质,再用4倍7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赤芍干浸膏。

【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注释】

(1)赤芍属根茎类药材,水提取液中糊化淀粉粒较多,过滤较困难,易导致有效成分的吸附损失。制剂工艺中采用80%乙醇沉降除去杂质,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含醇量达到50%~60%时即可除去淀粉等杂质。

(2)应用水提醇沉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方法,既保证了目标成分芍药苷的转移率,又降低出膏率,提取物的纯度高。(www.xing528.com)

(3)该工艺对上柱后的乙醇洗脱量进行了考察,最终确定为4倍量,可使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洗脱下来。

4.赤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回流提取-硅胶柱色谱法)

【工艺原理】

利用芍药苷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通过液液分配萃取除去提取液中糖类、脂类等杂质,再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即得。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赤芍饮片分别用6倍量、5倍量、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1.5、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在60℃以下真空浓缩至糖浆状的浸膏。

(2)有机溶剂萃取除杂:浸膏加水分散,分别用1倍量石油醚萃取2次,弃去石油醚层,分取水层,再分别用2倍量、1倍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乙酸乙酯层备用,分取水层,加1倍量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液,60℃以下真空浓缩得膏状物。

(3)硅胶柱色谱:硅胶用三氯甲烷充分浸泡,脱气后,湿法装柱。将上述膏状物用洗脱液溶解(1∶10/g∶m l)后上柱,硅胶柱负载量20.7mg/g硅胶,用三氯甲烷-甲醇(8∶1)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

【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注释】

(1)芍药苷的提取可选用水提,亦可选择不同浓度的醇溶液进行提取,由于醇提可减少提取液中糊化淀粉等杂质,因此选用70%的乙醇作为芍药苷的提取溶剂。

(2)乙醇回流提取的工艺操作简单,步骤少,易于实现产业化。

(3)液液萃取的目的是将浸膏中的杂质(糖类、脂类等)除去,以利于下一步硅胶柱色谱分离。

(4)在工业生产中利用二次(或多次)柱色谱和增加负载量等措施,有可能进一步降低硅胶柱色谱的成本,并且通过多次柱色谱可制备纯度大于99.0%的芍药苷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