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碱:来源与应用的探究

生物碱:来源与应用的探究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植物体内,生物碱一般较为集中地贮存于某一或某些器官中,如金鸡纳生物碱主要分布在金鸡纳树皮中,奎宁含量高达15%以上;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髓部;抗癌有效成分三尖杉酯碱则分布于三尖杉植物的枝、叶、根、种子中,但以叶和种子中的含量较高。一般来说,生物碱在天然药物中含量大多低于1%。

生物碱:来源与应用的探究

15.1 概 述

生物碱(alkaloid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物中的重要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经典的定义是指来源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有较复杂氮杂环结构,多具显著生理活性和碱性;新的概念认为,植物体内的生物碱是氨基酸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碱成分所界定的化合物类型与其研究的历史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其重要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①发现早:1803年Derosne就从鸦片中得到那可汀(narcotine),1806年德国科学家F.W.Sertürner又从中提出吗啡(morphine),1817—1820年相继分离出了士的宁(strychnine)、吐根碱(emetine)、马钱子碱(brucine)、胡椒碱(piperine)、咖啡碱(caffeine)、奎宁(quinine)和秋水仙碱(colchicine)等;②数量多:目前从自然界获得的生物碱已达10000多种;③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显著,如从鸦片中分得的吗啡、延胡索乙素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罂粟碱(papaverine)具有松弛平滑肌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ephedrine)能够平喘;黄连、黄柏中的小檗碱(berberine)可以抗菌消炎;利血平有降血压作用;奎宁有抗疟作用;曼陀罗、天仙子、颠茄中的莨菪碱(hyoscyanine)具有解痉和解有机磷中毒的作用;紫杉醇(taxol)、长春新碱(vincristine)、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等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通过对生物碱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研究,人工合成了大量的化合物,研制出了许多新药,例如根据吗啡的结构,合成了哌替啶(杜冷丁);奎宁化学结构的确定,促进人们合成氯喹等新抗疟疾药物;古柯碱化学的研究促使了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等的合成。因此生物碱的研究对天然药物研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www.xing528.com)

生物碱在植物界分布较广,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黄连、乌头、附子,罂粟科罂粟、延胡索,茄科洋金花、颠茄、莨菪,防己科汉防己等;单子叶植物分布较少,多见于石蒜科、百合科、兰科等;裸子植物更少。低等植物中的地衣和苔藓类未发现生物碱,而蕨类及菌类只有极个别植物存在。类型越是特殊的生物碱,其分布的植物类群就越窄,如莲花氏烷(hasubanane)型异喹啉生物碱类仅分布在毛茛科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中。

在植物体内,生物碱一般较为集中地贮存于某一或某些器官中,如金鸡纳生物碱主要分布在金鸡纳树皮中,奎宁含量高达15%以上;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髓部;抗癌有效成分三尖杉酯碱则分布于三尖杉植物的枝、叶、根、种子中,但以叶和种子中的含量较高。黄连中小檗碱含量为9%,而长春花中长春新碱仅为百万分之一左右。一般来说,生物碱在天然药物中含量大多低于1%。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根据分子中氮原子所处的状态主要分为游离碱、盐类、酰胺类、N-氧化物、氮杂缩醛类及亚胺、烯胺等。多数是以有机酸盐形式存在,如柠檬酸盐、草酸盐、酒石酸盐、琥珀酸盐等;少数碱性极弱的生物碱以游离态存在,如酰胺类生物碱秋水仙碱、喜树碱等;也有少数生物碱以无机酸盐或酯等形式存在;已发现的生物碱中N-氧化物逾120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