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仙传说:历史演变与文艺形象

八仙传说:历史演变与文艺形象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八仙的名字,明代以前存在很多说法。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宋元之际,八仙之说再次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今日民间流传的八仙。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情况如下:铁拐李,又称李铁拐。元明以来文艺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为中心,并将其塑造为手持宝剑,能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又传说他系吕洞宾弟子,被吕度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八仙传说:历史演变与文艺形象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有关八仙的名字,明代以前存在很多说法。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的时候,才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流传到今天,再没有变动了。

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据载,淮南八公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后来刘安与八公一道成仙,当时人们传说,八公和刘安临去的时候,把盛药物的器皿留在了屋子里,有鸡过来添了添,也得道升天了,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出处。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也都用这个典故来说神仙长生不老的故事。此后,八仙传说起了变化:一是人称李白贺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骚人墨客为饮中八仙。二为蜀中八仙。

宋元之际,八仙之说再次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今日民间流传的八仙。这种变化,与金元时全真道之兴起有关。全真道所奉的北五祖中有钟离权和吕洞宾,而钟、吕二仙在八仙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的八仙名目也不尽相同。直到明代才大体上定型,但也还有个别不同的说法。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情况如下: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

汉钟离,名钟离权,全真道尊称正阳祖师,奉为北五祖之一。钟离权自称天下都散汉,艺术形象为手拿扇子,袒露大肚,乐呵呵的胖子,以突出其散仙的风度。(www.xing528.com)

张果老,道教称为果老仙师,由唐代道士张果衍化而来。

何仙姑,记录何仙姑的事情,有很多歧异。后来传说中,她有时变成挎着花蓝的姑娘,直到清代的戏文中还是女妆打扮。也有仍将其定为男性的,为一少年。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吕岩,号纯阳子。全真道兴起后,奉为北五祖之一。元明以来文艺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为中心,并将其塑造为手持宝剑,能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

韩湘子,字清夫,据说是唐吏部侍郎韩愈之侄,或外甥、侄孙。又传说他系吕洞宾弟子,被吕度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

曹国舅,据说是吕洞宾的弟子。为宋曹太后之弟,杀人犯罪之后,隐藏在山林之中,精思慕道,遇到了钟离、洞宾,被引入仙班。遂为八仙之一。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