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知识,领悟真谛。

探索知识,领悟真谛。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格物致知的概念,最早是在《礼记·大学》中提出来的。如何格物和致知,哲学家们对此作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他有个弟子,名叫李植秀,对格物致知很感兴趣,便 向 老师请教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探索知识,领悟真谛。

关于格物致知的概念,最早是在《礼记·大学》中提出来的。到宋明时代,它被提到了认识论的高度争论不休。如何格物和致知,哲学家们对此作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颜元有个癖好,喜欢同他情投意合的师友弟子讨论学业,劝善规过,同弟子们定期约会辩学论业,砥砺德行,态度严肃,一丝不苟。他有个弟子,名叫李植秀,对格物致知很感兴趣,便 老师请教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颜元解释说:“‘是没有形体的,就如本身没有形体一样。以有形状、有颜色的东西作为形体,因此,人的眼睛虽然能看东西,但如果不是看黑的白的东西,眼睛也没有用;人心虽然灵验,但若不思考问题,这种灵验也无法实施。现在那些谈致知的人,不过是读书、讲问、思辨罢了,他们都不知道能使自己致知的都不在这里。打个比方说,想要懂得礼节,光读几百遍礼节,研究和询问几十次,思辨几十层,还是无法真正获知。但是,如果亲自去跪拜周旋,捧过玉酒杯,亲接礼物,经过自己动手一番,就知道礼节是怎样的。又比如,想学会音乐,不管你学过多少遍乐谱,讲学思辨多少层,终究不能学会。但只要你亲自弹琴鼓瑟,口歌身舞,就能逐步懂得乐理。因此我认为,物,是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三种事)的物;格,就是手格猛兽的格,犯手捶打搓弄之意。这里,颜元解释的格物,就是以身习行的意思,包含有变革现实意义。(www.xing528.com)

李植秀又问:不首先明白礼节,怎么去实行呢?

颜元答道:你看看孔子吧,他为什么不先教人学文而先要人孝悌谨信泛爱呢?为什么不先教人性道一贯而要人先学三物呢?像萝卜之类的蔬菜,即使是上智的人和老农,起初也不知这是可吃的东西;即使能从其形状、颜色推断它是可以吃的,也不知道萝卜的味道,必须亲口试一下才知道。所以说,必须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