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90年:致总理衙门总办论中外办事情形书的交涉经验分享

1890年:致总理衙门总办论中外办事情形书的交涉经验分享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致总理衙门总办论中外办事情形书敬再启者:福成自到洋后,熟察交涉情形,大约彼国外部,尚能遇事主持公道,不如驻华使臣,一味自逞私意,强人所难。彼或如钧署综理各国各口交涉之事,公务繁冗,海外情形,仓猝又难详达,所以辄思尝试。鄙意交涉之事,有必须在内地办结者,如重庆通商等事,非由钧署主裁,断难如此妥洽。福成现方筹轻减电价,疏通消息之法。

1890年:致总理衙门总办论中外办事情形书的交涉经验分享

总理衙门总办论中外办事情形书(1890年)

敬再启者:福成自到洋后,熟察交涉情形,大约彼国外部,尚能遇事主持公道,不如驻华使臣,一味自逞私意,强人所难。如从前威妥玛、巴夏里之徒,动辄要挟,实皆以此为见长之地,非尽出英廷本意。论者咸谓外部管数十国交涉之事,统筹大局,故其心宽平;驻华公使所管只一国之事,其心迫隘,皆欲多占利益,取悦于其本国商民。况从前中国未知外洋情形,所予外人利益,每以勉强得之,因而习以为常。华使为人,虽较威、巴诸使忠厚,不甚生事,然受在华商民之怂恿,恐所难免。又如所议英地华民入籍一事,亦于理势多所窒碍。彼或如钧署综理各国各口交涉之事,公务繁冗,海外情形,仓猝又难详达,所以辄思尝试。近来外部亦颇恃此为独得之秘。鄙意交涉之事,有必须在内地办结者,如重庆通商等事,非由钧署主裁,断难如此妥洽。以其与内地督抚大臣行文商办,亦较顺手也。其不必尽由内地办结者,如保护华民等事,或径檄出使大臣,与外部从容辩论;或由钧署主持,而与使臣函电频商,务求灵通一气。盖因使署事简,可以专精考究,全神应付。且海外大局,与彼国命意所在,信息较内地灵捷也。惟中外相隔既远,函牍往来,每延时日;又苦电价太昂,细情难达。福成现方筹轻减电价,疏通消息之法。俟有端倪,再当详细布达,请钧署酌核示遵。敬泐,再颂勋安。福成又肃。八月十二日。(www.xing528.com)

(选自《出使公牍》卷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