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90年:致总理衙门总办,论英派员驻喀什噶尔及商设香港领事书

1890年:致总理衙门总办,论英派员驻喀什噶尔及商设香港领事书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致总理衙门总办论英派员驻喀什噶尔及商设香港领事书敬启者:本月初六日,接奉钧署来电,当即电复大意。其驻员一层,则必须中国允准,方可举办。俄人觊觎阿富汗,蓄意已久,若英派员在喀,则俄人图阿富汗之举动,纤悉必知。喀城添驻英员,此条约之所无,拒之原无不可。前奉钧署大咨,议设南洋各岛领事,此事英廷允否,尚未可必。从前屡次商设领事,彼国坚持不允。若彼因喀城设员,势不能已,则香港之事,彼亦当就我范围。

1890年:致总理衙门总办,论英派员驻喀什噶尔及商设香港领事书

总理衙门总办论英派员驻喀什噶尔及商设香港领事书(1890年)

敬启者:本月初六日,接奉钧署来电,当即电复大意。查英人欲于喀什噶尔驻员一节,前月下旬,敝署英文参赞马格理因事至外部,晤侍郎山特生,曾言有三事相商:一、中国回疆之西南,英属阿富汗之东北,中间有地五六百里,为布鲁特游牧所到,该部久去其地,几同瓯脱,既不属中,亦未属英,而逼近俄境,恐日久必思占据,英人不愿阿富汗之与俄为邻,现拟占先手,会同中国勘明,分辖其地,以杜他族窥伺。一、中国允俄在喀城驻设领事,其地实无贸易,俄人在彼设官,筹度一切,难保不于印度有损,英人隔在岭外,声息不通,无从窥测,拟请中国允英在喀设一领事,以便伺察俄人。一、叶尔羌之南,克什米尔境内,有一废炮台,名曰刹衣都拉,现闻中国官兵屯扎其中,此虽无甚紧要,但此后即当永久驻守,勿再弃去,致被俄据。以上三事,是否与中国使臣在此商议报知中国办理,抑由英国驻京公使在总理衙门商量办理?嘱马格理询复。福成当时窃揣彼虽设为两可之词,实则隐谋已定,必电该使华尔身先探钧署意向,再行相机设法。又念钧署公事既繁,其中委曲底蕴,未必尽悉。敝处屡于新闻纸中见其梗概,仓猝间又无由详达。因嘱马格理复以不妨在此筹商,再告钧署。外部果不出福成所料,诿以现印度方派员前往察勘情形,须两月后再商,而喀城驻员一层,果嘱华使在钧署开议矣。福成就马格理所述三事而论,其第一第三两端,若尽如该外部之说,似于中国无损。办理得宜,或可有益。尚非专系彼之有求于我,故暂匿不以告。或将来由伊自行区画,竟不再言,亦未可定。其驻员一层,则必须中国允准,方可举办。所以先行抽出,来探口气,再作计议。福成窃思驻员一节,于彼国诚为大益,于中国似尚无损。何以言之?俄人觊觎阿富汗,蓄意已久,若英派员在喀,则俄人图阿富汗之举动,纤悉必知。喀与印度呼吸相通,不致落人后著,此所谓有益于彼也。中俄接境几二万里,万一有衅,防不胜防。关外信息阻隔,不能灵捷,尤为可虑。若喀城驻一英员,于英人通信固便,但使新疆大臣驾驭外人有法,于我亦未尝不便。且喀城北邻俄而允俄驻员,南邻印度而允英驻员,彼此接壤,事属一体,此所谓无损于我也。惟俄于喀城,以贸易为词,英现无贸易,故不免闪烁其词,或将来渐有通商之说,亦未可定。然通商一事,固无损于中国也。所虑者喀城派员,系俄之专约,若许英亦驻员,恐开他国照行俄约之渐。欲将此一层斡旋妥协,似亦不难。盖凡条约本无之事,如一旦骤议开端,必彼此所让利益足以相当,后来自不滋流弊。喀城添驻英员,此条约之所无,拒之原无不可。但拒之而俄不见德,英适见怨,则不如不拒,而索以利益相当之事。前奉钧署大咨,议设南洋各岛领事,此事英廷允否,尚未可必。然如槟榔屿、麻六甲、柔佛等处,能令允设领事,固于保护华民一事有裨。惟香港一区,逼近粤垣,且华人生聚日繁,闽粤盗犯,均恃此为逋逃薮,诸多掣肘。从前屡次商设领事,彼国坚持不允。福成现拟乘此机会,与之熟商,稍缓即当钞稿咨呈查核。彼以英人未到之喀城,尚欲驻员,我以华人麇集之香港,而与议驻员,名正言顺。若彼或有未便,而因此辍喀城之议,我可不任受怨。若彼因喀城设员,势不能已,则香港之事,彼亦当就我范围。然福成尚未以此二事,明与相提并论。万一彼遵公法,先允我添设领事,鄙意或留喀城派员之举,另索他项利益更妙。盖因旧时交涉吃亏甚多,所须更正者不止一端。则钧署此时似不可松口,稍露能允之意。傥告华使以此事现方函询敝处,或称已交福成就近与英外部妥商,似尚浑含无迹。是否如此?即乞回明堂宪裁夺,并乞先将大意电示为盼。肃泐密布,敬请勋安。八月十二日英字第八号。(www.xing528.com)

(选自《出使公牍》卷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