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峡工程投运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洪体系构建

三峡工程投运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洪体系构建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将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辅以分蓄洪工程及其他支流水库、河道整治工程以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防洪能力将显著提高。水沙条件的改变将会引起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和江湖关系的变化,进而对防洪等产生一定影响。虽然经过50多年的守护和加固,岸线已基本稳定,但三峡工程投运后,荆江河段遭受冲刷的时间早、强度大,对荆江大堤的稳定和安全仍构成一定威胁。

三峡工程投运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洪体系构建

(一)作用

三峡工程以防洪为首要任务,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将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辅以分蓄洪工程及其他支流水库、河道整治工程以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防洪能力将显著提高。

(二)影响

三峡水库投运后,由于水库调蓄作用,进入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枯水流量增加,中水流量历时加长,洪峰削减,流量变幅减小;下泄水流含沙量明显减小,颗粒级配发生变化。水沙条件的改变将会引起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和江湖关系的变化,进而对防洪等产生一定影响。

(1)长江中下游河道将发生自上而下的长时间、长距离的沿程冲刷,河床组成物粗化,同流量下水位降低,水面比降总体上减小,但局部河段可能加大。

河床冲刷后,河道泄流能力扩大,从全局看有利于防洪,但也可能对防洪格局带来一定变化。河床冲刷过程中,两岸坡脚易遭受淘刷,对荆江大堤等堤防工程、已建护岸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稳定将产生不利影响。

同流量下水位降低,对沿江部分取水等涉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不利。

枯水流量增加、河床冲刷和水面比降减小,总体上有利于中下游航运条件的改善。但河床在冲刷过程中,对局部河段的航道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使局部河段比降加大,对船舶航行不利。(www.xing528.com)

(2)长江中下游河道经过多年治理,边界条件较为稳定。初步研究表明,在河床冲刷调整过程中,河型不致发生大的改变,但局部河段的河势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有的河段变化可能会很剧烈,将对荆江大堤等堤防工程、已建护岸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稳定及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

(3)随着河床冲刷,水位降低,必将引起江湖蓄泄关系的调整变化。荆江四口分流分沙减少、洞庭湖淤积减缓,有利于洞庭湖调蓄作用的维持和洞庭湖区的防洪。荆江河道过流量增大,河床冲刷加剧,对堤防工程的稳定和荆江防洪不利;城陵矶以下河道冲刷,水位降低,更有利于洞庭湖的出流,但如果枯水位降低幅度较大,可能对洞庭湖及其四水尾闾的航运产生不利影响。

每年5~6月上旬,水库为腾出防洪库容而加大下泄流量,对洞庭湖和鄱阳湖区的防洪不利;10月水库蓄水,下泄流量较建坝前有较大幅度的减小,致使洞庭湖和鄱阳湖口水位较建坝前同期降低,可能对湖区的生态环境和取水等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4)三峡工程投运后,由于水库下泄水流过程的改变和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流量减小致使长江干流河道过流量增大,荆江河段弯道水流顶冲部位将有所调整,从而可能引发新的崩岸和险情。

(5)荆江大堤保护着江汉平原武汉市的防洪安全,其临江的沙市、郝穴和监利河弯,堤外无滩或滩很窄,一直是防洪的重点堤段。虽然经过50多年的守护和加固,岸线已基本稳定,但三峡工程投运后,荆江河段遭受冲刷的时间早、强度大,对荆江大堤的稳定和安全仍构成一定威胁。

(6)水沙条件的改变和坝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调整将会对长江中下游生态与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7)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的修建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将改变三峡水库入库水沙条件,从而将进一步改变长江中下游的水沙条件,中下游河道冲刷历时将比仅有三峡水库时显著加长,冲刷强度增大,同流量水位降低值也将增大,对江湖关系、防洪、航运、取排水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将进一步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