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士筰:探索海洋之路

冯士筰:探索海洋之路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士筰也曾勉励搞科研的师生,只有能够静下心做学问的人才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冯士筰曾动情地表示:“中国的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海域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令人担忧。我赞成一些学者的说法:如果海洋健康受到损坏,海洋空间继续污染下去直至消亡,那么人类将不复存在。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恐吓!”

冯士筰:探索海洋之路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国家对风暴潮理论和我国风暴潮的实际状况几乎一所知。冯士筰的研究团队环渤海湾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他们走村串户向盐工、渔民等了解风暴潮的一般常识;他们走访当地的政府、查阅当地县志,寻找有关记载;还反复到水利部门和验潮站搜集有关数据。他的团队通过努力,获得了国内第一批关于风暴潮灾害的珍贵资料。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考察,1975年,冯士筰及其合作者一连发表数篇论文,系统地阐述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力学模型,建立了超浅海风暴潮理论。他主持了国家“七五”和“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风暴潮专题,并获得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在多年的研究中,冯士筰将研究成果撰写成《风暴潮导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风暴潮机制和预报的专著。

1987年,冯士筰和合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物质输运的理论模型,导出了一个全新的长期物质输运方程。该方程一问世,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

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在谈到冯士筰时说:“冯院士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大学毕业论文是冯院士指导的,后来我在国内读硕士,到国外博士学位研修,冯院士都是我的导师。我整个成才过程,都是冯院士一步一步把我培养出来的。在科学研究中,他处理科学问题时的逻辑思维推理,是我能取得一些成绩的关键。”(www.xing528.com)

冯士筰也曾勉励搞科研的师生,只有能够静下心做学问的人才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说,做学问或者说是搞科研,只要能深入进去,就能激发起兴趣将工作做到底。当科研工作越做越深时,就会出现知音太少的情境,也就是所谓的“高山流水知音难寻”。当人没有知音时,就会感到孤独,“高处不胜寒”。这种情境也可以用李白的诗来表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不怕孤独,不怕别人不理解,只要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终将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1997年冯士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表示:“是否当院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珍惜当前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继续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做好。”他为自己又确定了海洋环保的新方向。冯士筰曾动情地表示:“中国的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海域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令人担忧。我赞成一些学者的说法:如果海洋健康受到损坏,海洋空间继续污染下去直至消亡,那么人类将不复存在。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恐吓!”

冯院士的人生可以用“春华秋实”来概括,就如他办公室里墨宝上写的一样:“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