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输出:大幅萎缩的对外贸易及服务贸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输出:大幅萎缩的对外贸易及服务贸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洲货物贸易出现萎缩,但占世界货物贸易的比例却有所上升。而黎巴嫩、伊朗等国贸易萎缩幅度更大。新冠肺炎疫情从多个方面给亚洲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带来冲击。亚洲服务贸易也出现大幅衰退。这表明疫情对服务贸易的冲击要大于货物贸易。同期,中国和日本的服务贸易总额分别萎缩了17.4%和16.1%,其中中国的服务贸易萎缩主要来自进口下降,而日本的服务贸易萎缩主要

输出:大幅萎缩的对外贸易及服务贸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亚洲货物贸易出现萎缩,但占世界货物贸易的比例却有所上升。据WTO统计,2020年,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继续延续2019年的萎缩态势。2020年前三季度,亚洲货物贸易总额为9.16万亿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7.0%,占到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36.3%,相比2019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出口总额为4.7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9%,货物进口总额为4.39万亿美元,同比下降9.1%(见图1.4)。

图1.4 2019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亚洲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TO,2021年1月。

尽管总体贸易低迷不振,但仍有少数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逆势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相比2019年增长1.5%,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中,货物出口额达到2.59万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3.6%;货物进口额为2.06万亿美元,相比2019年下降1.1%。越南货物进出口也表现亮眼。据越南海关统计,2020年,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453.6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5.4%。其中,出口额2,826.5亿美元,增长7%;进口额2,627亿美元,增长3.7%。越南贸易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亚洲市场的拉动,2020年其对亚洲市场出口占到其总出口的49.6%,增长3.4%,自亚洲市场进口额占到其总进口额的80.8%,增长4.7%。

不过,大部分亚洲经济体货物贸易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20年,土耳其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888.8亿美元,相比2019年下降0.6%,这主要来自出口下降的拉动,2020年除4月、5月和7月外,土耳其货物进口都保持同比增长,全年进口同比增长4.3%。2020年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相比2019年下降6.3%。其中,货物出口额5,128.5亿美元,连续四年保持在5,000亿美元以上,同比下降 5.4%,下降幅度较2019年有所收窄;货物进口额为4,672.3亿美元,同比下降7.2%。泰国在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下降至4,384.6亿美元,相比2019年下降9.1%,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6%,进口额同比下降12.4%。2020年,印度尼西亚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3,048.8亿美元,相比2019年下降9.9%,其中出口额下降2.6%,进口额下降17.1%。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统计,受汽车等产品海外需求大幅下降影响,2020年日本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27 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出口额同比减少9.3%,进口额同比下降12.2%。

一些经济体货物贸易出现更大幅度下降。据印度商工部(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 年印度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483.8亿美元,相比2019 年大幅下降20%,其中出口额下降14.8%,进口额下降23.5%。而黎巴嫩、伊朗等国贸易萎缩幅度更大。据WTO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黎巴嫩货物进出口总额相比2019年下降43.9%,其中,受国内经济萎缩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其进口额同比萎缩49.6%。2020年伊朗货物贸易萎缩幅度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2020年前三季度相比2019年同期仍下降了29%,其中出口额同比萎缩达到41.9%。2020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同比萎缩超过20%的经济体还包括沙特阿拉伯、巴林、菲律宾等。

新冠肺炎疫情从多个方面给亚洲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带来冲击。一是疫情造成各经济体经济增长低迷,同时加剧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遭受沉重打击,国内外需求萎缩造成进出口贸易陷入衰退。二是疫情及防控措施对人员、物资、资金等流动造成阻碍,部分行业国际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受到影响。作为世界三大生产和贸易枢纽之一,亚洲区域生产网络的中断也会延伸到全球贸易和生产分工的其他链条和环节。三是疫情造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经济体在疫情期间纷纷推出贸易保护措施,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环境

未来亚洲地区的国际贸易恢复仍要依疫情发展的情况而定。疫情在2020年第二季度对亚洲经济体对外贸易造成严重冲击,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萎缩10.1%和16.8%,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松,从第三季度开始,各经济体经济活动有所好转,对外贸易也出现一定的好转,特别是出口同比增速甚至恢复至正增长。分经济体来看,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之后,中国的货物出口在2020年6月份后恢复正增长,货物进口在2020年9月份也开始恢复正增长。与中国情况类似,越南出口自2020年7月份起、进口自2020年8月份起分别恢复同比正增长。韩国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后也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2020年下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0.4%。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经济体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也恢复正增长。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土耳其等经济体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虽然仍保持负增长,但相比第二季度已有好转。(www.xing528.com)

亚洲服务贸易也出现大幅衰退。据WTO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亚洲经济体服务贸易进口已出现同比萎缩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第二季度,亚洲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萎缩分别达到29%和30%,与货物贸易不同的是,2020年第三季度,亚洲服务贸易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好转迹象,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萎缩均在26%(见图1.5)。这表明疫情对服务贸易的冲击要大于货物贸易。

图1.5 2019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亚洲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TO,2021年1月。

分经济体来看,据UNCTAD的估计,2020年前三季度,绝大多数亚洲经济体服务贸易萎缩幅度均在10%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印度服务贸易总额2,585.6亿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1.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8%,进口同比下降18%。同期,中国和日本的服务贸易总额分别萎缩了17.4%和16.1%,其中中国的服务贸易萎缩主要来自进口下降,而日本的服务贸易萎缩主要来自出口的下降。韩国、菲律宾等国的服务贸易萎缩幅度均超过20%,而越南、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的萎缩幅度则超过30%。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的服务贸易总额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40.4%和43.2%,特别是在出口方面,两国萎缩幅度均超过50%。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约旦、老挝等国服务贸易在2020年前三季度均下降超过50%。

尽管总体经历了负增长,但部分亚洲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在2020年第三季度出现好转迹象。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速在2020年前三季度呈现逐季好转趋势,2020年第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1%,成为亚洲经济体中少有的出口恢复正增长的国家。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等国在2020年第三季度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速也均有所恢复。但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出口增速则进一步下降。在服务贸易进口方面,卡塔尔服务贸易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恢复同比增长,除此之外,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泰国、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国家也有所恢复。但日本、沙特阿拉伯等国进口贸易增速则出现进一步下降。

多数经济体经常项目差额有所改善。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为1,687.1亿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有所扩大,服务贸易逆差有所缩小。由于货物贸易逆差大幅收窄,进入2020年,印度经常账户余额由逆差转为顺差,2020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为353.5亿美元。2020年前三季度,韩国经常账户顺差为433.1亿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5%。进入2020年,印度尼西亚经常账户逆差逐步收窄,并在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顺差9.6亿美元,这使其2020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逆差缩小为56.7亿美元。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的经常项目余额也有所好转。不过,部分经济体的经常项目差额有所恶化。从2019年底开始,土耳其经常项目出现逆差,2020年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经常项目逆差已经升至308.5亿美元。沙特阿拉伯在2020年前三季度也出现经常项目逆差。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亚洲仍在快速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2020年11月15日,包含亚洲13个经济体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一旦RCEP生效,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这必将极大促进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经贸发展。2020年8月1日,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越南成为亚洲第一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新兴市场国家,自贸协定最终将取消对双方99%贸易商品的关税。除此之外,中国香港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等也于2020年生效,一系列的自贸协定谈判仍在快速推进,这有力地维护了亚洲和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