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企身份需慎用,合作共赢为走出去核心

国企身份需慎用,合作共赢为走出去核心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资企业走出去要汲取淡马锡的教训,不能动不动就以国企的身份“走出去”,这样不仅会面临来自目标国政府和民众的质疑乃至抵制,更将耗费更高的成本以换取妥协。一旦做成之后,再引入国企作为战略伙伴,发挥国企的资源、人力优势,通力合作,共同运营。

国企身份需慎用,合作共赢为走出去核心

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企所具有的浓重的国家属性一直被一些国家所警惕,做工程而不是投资的模式也让中国企业“水土不服”,并因此丧失了一些机会。墨西哥高铁投资夭折的部分原因,就是国企的国家属性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反感。当年中国海油收购优尼科也同样遭到美国政府的抵制。在这方面,淡马锡作为新加坡财政部独家控股的企业也同样提供了诸多教训。2006年,泰国总理塔信家族控股的西那瓦集团与淡马锡达成协议,以约合18.8亿美元的价格将西那瓦集团49.6%的控股权出售给淡马锡。这一举动激起了泰国大规模的民族主义反弹,并引发了泰国的政治危机。

中资企业走出去要汲取淡马锡的教训,不能动不动就以国企的身份“走出去”,这样不仅会面临来自目标国政府和民众的质疑乃至抵制,更将耗费更高的成本以换取妥协。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有效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融合国企、民企两者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具体而言,可以促成国企和民企合作,以民企为主体开展海外的竞投标,负责前端的相关事宜。一旦做成之后,再引入国企作为战略伙伴,发挥国企的资源、人力优势,通力合作,共同运营。这样的良性循环将有助于快速地打开海外市场,也将增强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效地改善当下国企和民企过于“泾渭分明”的不良状况。

淡马锡已经走到了第42个年头,其在近半个世纪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但也有其历史背景和独特地理优势的因素。中国和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相比,始终存在着较大国情上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淡马锡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和借鉴,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方是中国和中国企业应有的态度。我们应该明白,淡马锡乃至新加坡当局吹嘘与放大淡马锡“经验”也有其赚取声誉资本,博得中国资源的重要考量!(www.xing528.com)

[1]本文于2016年9月5日发表于《中国企业家》,原题为“新加坡‘中金公司’的警示:大力发挥民企作用,慎用国企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