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落治理的非官方主体:排场人成为主角

村落治理的非官方主体:排场人成为主角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之前,村落治理的主体以非官方治理主体为主,也就是以排场人为主。(一)村落治理主体:排场人1.谁是排场人在该村及其附近村落,排场人实际上就是对场面人的统称。这是该村多数村民成为排场人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在外为官者是村中地位最高的排场人,无论是在该村还是在附近村落均是如此。鉴于光棍的蛮横,排场人往往会主动配合,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村落治理的非官方主体:排场人成为主角

1949年之前,村落治理的主体以非官方治理主体为主,也就是以排场人为主。但是,排场人既有热心村落公共事务者,也有为害乡里者。当然,即使是经常危害乡里的排场人也可能为村民处理各种事务。

(一) 村落治理主体:排场人

1. 谁是排场人

在该村及其附近村落,排场人实际上就是对场面人的统称。所谓场面人,就是在村落内或者村落附近人面较广且得到村内村民特别是村内其他排场人普遍认可的村民。换言之,一个村民是不是排场人,自己说了不算数,要村内村民普遍认可才行。在该村,排场人仅仅是指场面人,村民对于排场人的品德没有要求。据艾宝玉老人叙述:“啥是排场人,就是那认识人多哩,其他村民不敢惹的就是排场人。”不过,在该村,“排场”还有办事办得漂亮,或者指某一村民做事有能力的意思。因此,排场人通常是具备一定能力的村民,或者是具备一定势力的村民。当然,他们的能力并不是指为其他村民办事的能力,而是对他们为人处事能力的总体描述。在社会安定的时期,能成为排场人的村民多是办事公道者。然而,这一要求在清末民初逐渐变成了一个辅助条件,排场人主要成为了有权者、有能力者、人缘较好者的代称。据张文礼老人叙述:“要说排场人,按现在说,就是不多排场的人。有一些给村里人办事哩,大多数都不是啥好东西。不过要说,老百姓也离不了他们。”

2. 光棍:特殊的排场人

在该村,光棍不是专指没有结婚的人,而是指有枪有势的村民。“光棍”一词实际上可以引申为没人敢惹的人,但并不仅仅是指无赖。正常情况下,该村的光棍基本上由恶霸、土匪、强盗构成,但是他们并不能被称为排场人。不过,在该村有枪者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光棍。如前所述,赵国兴即使不作恶,也不招惹村内村民,村民也称其为光棍,或者是大光棍。如果某一光棍不是土匪,办事较为蛮横,但又经常组织各种会社,或者经常为村民出头,那么他们可以被称为排场人。此外,光棍与自身财富没有任何关系。在该村,多数光棍都是较为贫穷的村民,成为光棍有时也是他们的一种谋生手段。

3. 成为排场人的途径

成为排场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其一,担任官职者自然成为排场人。无论在外担任官职的村民,还是担任镇长、镇干事、后备队队长、保长等职位的村民都自然而然地成为排场人。村内各种职位本身就需要排场人担任,不过排场人担任官职之后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地位。此外,担任甲长的村民可能本身不是排场人,但可以通过担任甲长成为排场人。但是不少为人处事能力一般的村民,在卸任甲长后也不能再被称为排场人。其二,拥有较多田地的村民。在该村,“小地主”或者“大佃户”均不能称排场人,只有拥有土地在100亩以上的村民才能被称为排场人。这一方面,是由其财富所带来的威望而造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拥有土地较多者往往承担了村内更多的公共事务所需费用。其三,有枪的村民。该村绝大多数有枪村民都可以被称为排场人。这主要是因为枪就是有势力的象征。但是,如果村民有枪只是为了自保,平日里也不主动与村内排场人交流,那么他们也不能被称为排场人。例如,该村村民刘景文虽然有一把手枪,村民们也不称其为排场人。(3) 其四,与排场人来往较多的人。这是该村多数村民成为排场人的主要途径。有些村民虽然本身无地也无枪,但是亲戚中有人是排场人,或者是因善于交际而与有势力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么他们也能被称为排场人。其五,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在该村,懂得婚丧嫁娶的礼仪,或者是掌握如何丈量土地等技能的村民,也能被称为排场人。例如,该村村民冯自勋便因此而成为排场人。不过,各行业的行户并不能算作是排场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为村民办事时往往会主动索取报酬。其六,有文化的村民。有文化是成为排场人重要的条件。当然,如果他们不帮村民办事,或者不与村内其他排场人来往,也不能成为排场人。

4. 排场人的等级

在该村,排场人之间也存在等级上的区分。一般而言,在外为官者是村中地位最高的排场人,无论是在该村还是在附近村落均是如此。地位仅次于在外为官者的排场人是拥有4支以上枪支的村民,也就是村中的大光棍。在大光棍之下的是后备队队长以及村内拥有枪支在4把以下的村民,也就是普通光棍。再之下为副镇长、镇干事、保长等村内官员。最后为没有枪或者财富较少的排场人,他们在地位上基本相当,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5. 排场人与光棍

光棍不仅仅有枪,办事一般也比较蛮横,所以多数排场人不敢惹光棍。但是,除恶霸外的光棍也并非是不通事理的人,他们也会与排场人正常交往,并注意交往的礼仪。据艾宝玉老人介绍:“光棍也不都是恶霸,有些光棍还比较讲义气哩,不是都是恶人。要说跟排场人的交往也比较正常。”但是,他们与排场人正常交往仅限于日常生活,有时光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采取不讲理的做事方式。在该村流行一句俗语:“穷人没钱卖地,光棍没钱唱戏。”光棍没钱唱戏实际上就是说,他们可以通过请戏班唱戏的方式向村内村民收钱,而收钱的主要对象就是较有钱的排场人。鉴于光棍的蛮横,排场人往往会主动配合,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6. 排场人之间的交往

排场人之间虽存在等级上的差异,交往时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凡是村内的排场人,基本上都可以同桌吃饭,也可以在一起喝茶。即使是地位一般的排场人也不会受到其他排场人的排挤。可以说,凡是排场人就能够成一个交往圈子,圈子内的人不存在相互瞧不起的现象。不过,由于多数排场人都是拥有一定权势的村民,因此他们之间也并不是没有矛盾。相较于普通村民而言,排场人之间很少发生正面冲突,他们解决冲突的方式往往是背后“下绊子”或者是“打黑枪”。

7. 光棍与保甲长

一般而言,光棍是保甲长也不敢招惹的对象。不仅仅是当土匪、强盗的光棍,即使是村内平时不为恶的光棍也比保甲长更为强势。在日常生活中,保甲长不会主动与光棍打交道,有些保甲长还会躲着光棍,以免招惹对方。在抓丁和摊派时,保甲长也会绕过光棍,不会向其讨要摊派或者是抓其家人为丁。当然,以上所述主要针对一般光棍,村内赵国兴等大光棍,平日里也会为村落公共事务提供经费等帮助。对于他们,保长只是比较敬重,并不会太过于畏惧他们。

(二) 村落中介人

1. 说合人

(1) 说合人资格

说合人主要是村中的排场人,但不仅仅是排场人,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普通村民也能担任说合人。同时,担任说合人也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其一,经济事务中的说合人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要求典当、租赁、扩地等经济事务中的说合人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主要是为了证明中人的信用。不过,这并不是必备条件。如果说合人是村中的排场人,即使家中没有财产,也能具备担任说合人的资格。其二,具备较好的人缘。这主要出现在说合人不是排场人的情况下。在抱养、婚姻、收养等事务中,有时说合人不一定是排场人,因此就要求说合人具备较好的人缘,能在有需求的双方之间牵线搭桥。其三,办事较为公道。这也主要是对排场人的要求。村中的排场人如果办事不公道,或者不愿意为村民办事,村民也不会找他们担任说合人。在不少家户之间的事务中,品德实际上就是村民对说合人的核心要求,特别是一方较另一方地位低时。只有不偏不倚,才能保证弱势一方的利益。其四,必须懂得规矩。作为说合人必须懂得处理相关事宜的规矩与礼仪,否则很有可能引起双方的不满。其五,能说会道。担任说合人主要的任务就是撮合,因此说合人不仅要能说话,还要会说话。据艾宝玉老人叙述:“当说合人哩,都得是那些巧舌如簧哩。先说白哩,再说黑哩,反正正反话他们都得说。说白哩,就是促成交易。你比方说,这个地不好,买主不想买,说合人就得保证土地质量,说明这个地块有哪些优点。说黑哩,主要是在双方同意买卖了之后。也就是把丑话说到前头,免得买卖了之后再找事儿。”其六,会写字。但是,这并不是必然要求,因为该村除了买卖土地之外均可以采取口头要约的形式订立契约。其七,具备专业技能。例如,勘测员和行户都属于此种类型。

(2) 说合人的产生

村民可以偶尔担任一两次说合人,也可以长期为村民担任说合人。就村民偶尔担任说合人而言,他们基本上是对某一事项比较在行,或者是与双方的关系都比较好。例如,与男女双方关系都好的村民担任媒人。找这些村民担任媒人只需和对方说明情况,并请对方出面做媒便可。与此相对,在经济事务中的说合人通常比较固定,但并不固定为一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事务牵扯的利益关系较多,普通村民一般难以胜任这一职责。当然,双方关系较好时可以例外。在经济事务中尤以买卖土地反映出的利益关系最为复杂,同时买卖土地的过程还要求说合人具备丈量土地和写契约的技能,因此买卖土地时有且仅有一个固定的说合人。在该村,有意愿买卖土地的村民均可以找冯自勋担任说合人。(www.xing528.com)

(3) 说合人职责

村民需要请说合人帮忙的事务主要有:其一,买卖土地;其二,租赁土地;其三,典当土地以及扩地;其四,抱养;其五,婚姻(媒人);其六,当学徒;其七,当长工;其八,借贷。在以上事务中,说合人的职责不仅仅是说合,还要肩负起为双方信用做担保的职责。同时,说合人还有见证契约效力的职责。无论是纸质契约,还是口头要约,一般都需要说合人从中做见证。此外,在双方发生矛盾时说合人也要依据契约在双方之间协调。不过,说合人并不用替任何一方承担违约的后果。据靳逢安老人叙述:“撮合完了就没说合人啥事儿啦,顶多是欠账不还哩,或者不交租子哩,让说合人先去催催,双方有啥矛盾咯,说合人从中间调解一下。那抱养哩小孩啥哩,死了就死了,也不是说合人的事儿,赖不住人家说合哩。好多抱养孩子哩,抱的时候都得给几个钱儿,就等于是卖孩子。死了父母找事儿的也少。”

(4) 说合人报酬

说合人一般不收取报酬。买地、抱养、婚姻等事务中的说合人,虽然不收取报酬,但请其为自己办事的村民,常常会在摆酒宴时一并酬谢说合人。有些村民还会给说合人一些小钱,用于说合人吸烟和喝茶。当然,绝大多数村民不会给予说合人任何形式的酬谢,说合人并不会主动索取。不过,行户在当说合人时必须要收取一些报酬,因为这是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之一。对此,村民也乐于接受,不会对行户从中间拿了多少抽成过度计较。

(5) 说合人与普通村民

以往,在该村说合人不是与村民关系较好的本村村民,就是村落办事较为公道的排场人。就排场人而言,他们虽然平日里与普通村民不会刻意保持交往,但是但凡有村民找其办事,他们都会主动提供帮助。因此,他们多是村民崇敬的对象,常常被村民冠以“大好人”的称呼。不过,他们对于村民的帮助仅限于撮合。如果村中其他排场人欺负村中普通村民,他们通常不会出面协调。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提供帮助的义务;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提供帮助的能力。

(6) 说合人之间的交往

说合人与说合人之间地位基本相当。当然,这主要是指经常帮村民当说合人的排场人,偶尔帮其他村民做说合人的村民与他们的社会地位难以相提并论。同时,经常为村民当说合人的排场人也会形成一个松散的交往圈,圈内的排场人会比圈外的排场人更为熟络,但是他们并不会刻意加强联系。

2. 调解人

(1) 调解人资格

调解人主要由排场人组成,普通村民也能介入家户之间的矛盾,但他们往往没有排场人所拥有的“裁决权”。如前所述,该村村民之间如有矛盾,通常到茶馆中去调解。但是,如果矛盾较小,四邻中具备威望者也能劝解。一旦矛盾发展到无法调解的地步,便需要前往茶馆进行调解。一般而言,在茶馆内的排场人均具备裁决权,即使平日里不帮村民办事的排场人此时也可以发言。当然,普通村民也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得到排场人的认可,他们的发言并没有意义。同时,一个排场人的调解建议并不能起到“裁决”的作用,只有在茶馆中的多数排场人都倾向于某一意见,“裁决”才能生效。

(2) 特殊的调解人

在该村,如果发生矛盾的双方地位不一致,那么可能无法进入调解程序,弱势一方便会受到强势一方的欺负。不过,弱势一方对此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他们可以请光棍为自己出头。光棍凭借自己的蛮横和强势,可以让强势一方自己主动认错,并主动归还其强占弱势一方的财物。以往,请光棍出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村民受到了欺负一般会选择忍受,除非是自己的财物被别人霸占。也正因为如此,该村才有把光棍称为“穷人头”的说法。请光棍出面也无须给予报酬,但如果某一村民跟光棍关系不好,光棍即使知道了其被欺负也不会主动帮忙。此外,请光棍帮忙虽不用给报酬,但日后光棍提出一些过分要求,被帮过忙的村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3. 组织者

(1) 可营利组织的会头

会头主要由光棍担任(土匪、强盗、小偷除外),由光棍组织会社,其他村民一般不敢不交钱。当然,光棍也不会强行向村民要钱。不过,他们一旦向某一村民索要会社经费,村民通常没有不交的理由。特别是村内田地较多的富户,都要承担庙会、囊囊会的主要开销。光棍借由头组织会社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娱乐村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谋利。也正因为如此,该村才有了“穷人没钱卖地,光棍没钱唱戏”这样一句话。光棍所组织的会社,虽然也有为村民谋福利的一面,但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赚钱。因此,多数光棍除了组织会社,并不会为村民谋其他福利,也不会主动参与村落公共事务。

(2) 不可营利组织的会头

与庙会、囊囊会等组织相对,村内老佬会的会头通常由较为贫穷,但在普通村民中较有威信的村民担任。如前所述,老佬会的会头一般要办事公道,让村民信服其管理。不过,他们虽然在村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却与排场人地位相差甚远,在村落公共事务中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3) 背雨活动的组织者

背雨等救灾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要出钱,有时还要出人出枪,因此只有村内富户才能承担起这一责任。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富户都会主动承担这些责任,只有村中首富才会承担这些责任。一方面,首富土地最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也最大;另一方面,在受到自然灾害时,村内多数村民也期待首富能承担更多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