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铺村调查:笔者跨省调研三村庄,完成初步调查

楚铺村调查:笔者跨省调研三村庄,完成初步调查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16年10月开始,笔者围绕楚铺村进行了调查,2018年3月调查初步完成,该村也成为笔者所调查的第三个村庄。在调查楚铺村之前,笔者先后调查了广东省大埔县三溪村和湖南省临澧县迴龙村。但是,实际调查中却并非如此。找到楚铺之后,笔者又先后去了几个村落,但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行调查。这种态势一直延续至今,村中仍有不少喜欢挑事者对于笔者进村调查心怀不满。

楚铺村调查:笔者跨省调研三村庄,完成初步调查

从2016年10月开始,笔者围绕楚铺村进行了调查, 2018年3月调查初步完成,该村也成为笔者所调查的第三个村庄。得益于以七大区域村落调查为核心的新版农村调查,笔者也有了深入接触和理解乡村社会的机会,这为发现国家治理的根基并进行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在调查楚铺村之前,笔者先后调查了广东省大埔县三溪村和湖南省临澧县迴龙村。经过了两次村调,在调查该村之前笔者本应底气十足,因为在调查方式和调查技术上已经有所积累。但是,实际调查中却并非如此。受特殊的村落社会环境影响,整个调查过程可谓是如履薄冰,迟迟无法有效推进。由此,笔者也认识到了七大区域的差异性。当下,村落社会的居住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治理模式均已经呈现出了趋同性,然而村落底色却仍是千差万别。对此,不用脚步去丈量、不亲自去感受、不亲身去交流便无法真切感知,这便是调查的意义。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进一步明白了徐勇老师、邓大才老师对新版农村调查的精妙规划,以及大力推动调查的良苦用心。

一、 选村与入村

作为第三个调查的村落,笔者自觉可以驾轻就熟,同时这次调查又在自己的家乡进行,所以打算在一个星期内选到合适的村庄,并赶快进行调查。在回到家中时,其他同学的调查早已开始了一段时间,这也加剧了笔者的焦虑情绪。正在笔者准备开始选村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对于自己的家乡一无所知,作为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竟然连麦子什么时候成熟都不知道。加之刚回家的一周都在下大雨,阴冷潮湿的天气为找村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在这一周中,笔者只跑了一两个之前做土改口述史时调查过的村落,剩下大多数时间都在家中翻阅《驻马店地区志》《驻马店通史》《地方大事记》等资料。在查阅资料时,笔者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事情,并发现了十数个较为典型的村落。

一周之后选村正式开始。在选村的过程中,笔者先后走访了驿城区、汝南县、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等驻马店所辖的八县一区,并试调查了数十个村。在试调查时,笔者才发现了书本上的叙述与实际调查真的相去甚远。例如,有记载说河南省督军赵徟的家乡在平舆县玉皇庙曾庄。但是,笔者调查之后才发现赵徟只是在村上有一些土地,其家乡并不是这个村庄。又如,一些文献叙述,某些村上有数十位大地主,还有些村庄最大的地主拥有土地超过10万亩。可是,在访谈老人时笔者才发现该村地主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土地。出于一些特殊原因,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往往会被夸大数倍,一些著作引用当时的数据便造成了与事实有出入的现象。由此可见,书本中的乡村社会并不等于实际的乡村社会,这些都需要通过调查再次接近“真相”。

在按图索骥一段时间后,笔者开始向老人询问周边村落的情况,以期发现适合的调查村落。通过老人提供的资料,笔者也终于找到了一些更为合适的村落。不过,这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村中没有明白老人可供访谈。例如,夏庄村是一位民国时期副省长的家乡,目前该村还保留有三进的大宅子。然而,该村并没有几位80岁以上的老人,唯一一位头脑还比较清醒的老人又突然身患重病,精神也大不如前。与夏庄类似的还有雷寨,它是军阀雷明伦的故乡,村中过去有较为完整的寨墙和炮楼。村中唯一一位明白老人却已经瘫痪在床上多年,并已经大小便失禁,笔者与老人聊了几句,老人便咳嗽不止。这些村落虽都不错,没有明白老人可供访谈,笔者也只能放弃。

在选村选到了二十几天时,笔者终于发现了楚铺村,其现在还保留有完好的寨墙。村中也有艾宝玉、刘万斤、李邦存等明白老人。特别是艾宝玉老人头脑和思维特别清晰,虽然已然83岁,但仍能下河摸鱼,身体十分硬朗。找到楚铺之后,笔者又先后去了几个村落,但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行调查。于是,笔者最终还是选择了楚铺村。由于笔者是本地人,所以入村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功夫。加之村主任王爱英和艾宝玉等老人都非常热情,调查开始的阶段非常顺利。可是,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

二、 初步调查与迷思

随着调查的深入,笔者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可以说这也是该村底色的一部分。笔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住宿。由于北方村民普遍具有较强的防卫心理,并没有多少人欢迎外人住在自己家,即使是老乡也如此。因此,笔者只能暂时住在村委会里,而驻村干部也经常要住在村委会里,所以笔者在村委会居住也不是非常方便。后来,笔者又住到了书记家,而书记住在别桥街上,每天往返到村也不是大事,关键是笔者担心不能与村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也无法观察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在书记多次帮忙寻找的情况下,笔者还是未能住到村中,实在是非常遗憾。当然,这虽然给笔者造成了困扰,但并不是核心问题。在开始调查之后的数天中,笔者遇到了调查中的最大困难。(www.xing528.com)

民国时期,楚铺村及其附近村落就是出了名的无赖村,可以说混乱就是当地人提起该村的第一反应。这种态势一直延续至今,村中仍有不少喜欢挑事者对于笔者进村调查心怀不满。但是,笔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察觉。笔者在刚入村时,曾给几位受访老人送过牛奶,便有人揪住这件事情不放,并在村中散播谣言。造谣者向村民宣称,接受笔者的访谈以后一定会被抓进监狱。这弄得几位受访老人人心惶惶,他们在受访时也侧面表达了疑虑,但笔者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在一次访谈时,笔者便受到了村民的“围攻”,经村书记前来帮忙才顺利脱身。此次事件不仅给笔者造成了不小的震撼,还吓坏了几位受访老人,使得受访进度大大拖延。例如,笔者再去找艾宝玉老人时,老人的老伴儿就会不停在老人身边说:“再说给你抓起来。”对此,笔者虽然多次安慰两位老人,却也没有起到太好的作用。

受限于之前的调查经验,笔者在刚入村时并没有意识到村中情况的复杂性,致使调查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前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湖南,村民都对笔者的调查表现出比较欢迎的态度。此次村民的防范却出乎笔者的预料。按常理而言,村民虽然也会防范外人,但防备心理却不会如此强烈。彼时该村正处于拆迁的过程中,村民又对政府的拆迁补偿方案并不是非常满意,才使得村内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之下。经过多次接触,笔者渐渐了解到了村民的这种心态。防范往往伴随着谣言,谣言又多来自村内的“圣人蛋”。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 深入调查与成长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识到调查不仅是通过询问得到有用的信息,还要通过与村民接触去感知村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在被村民“围攻”之后,笔者在村主任的帮助下逐渐找到了破局的方法。首先,进村调查尽量不要引人注意,访谈时也最好在没人干扰的地方。其次,对于村中“圣人蛋”,要采取客气但有底气的做法,即不去主动招惹他们,但是他们找事一定不能服软。最后,对于老人们的家人可以采取不理睬的策略,去调查三五次他们习惯了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为了尽量不惹人注意,笔者只能尽量乘上午人少时进村,或者是待老人们在赶集时访谈。“圣人蛋”们虽然比较爱挑事,但是本身都是些欺软怕硬的人,笔者碰到他们时往往采取不愠不火的态度,如果他们挑事就强硬回击。当然,他们后来不再找笔者麻烦,还是多亏了镇上工作人员和村支书的帮助。

在解决了调查受干扰的问题后,笔者又在调查中遇到了理论上的困惑。除了经济关系之外,该村其他关系并不算丰富。与之前调查的迴龙村相比,该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独立性更强,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横向联系。这一困惑一直困扰着笔者,影响着笔者的调查进度,直到徐老师前来巡调时才打消了笔者的疑虑。受徐老师点拨,笔者将调查的重点从村民的横向联系转向了村民之间的纵向联系。由此,笔者豁然开朗,发掘了许多之前没有察觉到的社会关系。例如,村中明显割裂为排场人和普通村民两个阶层,排场人又裂化为多种类型。排场人与普通村民的互动,以及排场人之间的互动就是纵向社会关系的集中展现。当然,类似的社会关系还有很多,依此深挖,笔者也逐渐勾勒出了该村的大概轮廓。

四、 收获与感谢

整个楚铺村的调查,前后有数个月,受多重要素影响,笔者始终无法顺利进行调查,也只好利用假期断断续续地开展调查。最终调查能顺利完成,真的使笔者收益良多,也感触颇多。由于驻马店在战国时隶属楚国,因此其与两湖有一些类似的习俗,但习俗的背后反映出的关系却不尽相同。除了习俗,村落经营、治理、生育、婚姻等制度也反映出了各种不同关系。在“关系—行为”这一分析框架下,笔者之前认为大同小异的村落社会展现出了不同的特色。随着调查的深入,笔者不仅更加理解了楚铺村的底色,更对如何与村民打交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都是只有通过调查才能学来的宝贵经验。在经历了三个村调之后,笔者由衷地庆幸能在中国农村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并能够亲身参与村庄调查。此外,笔者还要感谢徐老师、邓老师、李华胤师兄对于笔者调查的点拨,以及调查过程中为笔者提供过帮助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和袁庄村村干部。最后,笔者还要向艾宝玉、李邦存、刘万斤、靳逢安、张文礼等受访老人由衷说上一声谢谢。感谢各位老人,不厌其烦地接受笔者的访谈,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